实施网格化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阳山县环境保护局
根据县综治办《关于开展阳山县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工作的通知》(阳综治委〔2015〕9号)的精神,县环保局挂点青莲镇青莲村委会,如何做好综治联系点的综治维稳工作,按照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局认为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即在镇、行政村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村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网格,并搭建村级信息化平台,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村级资源,强化村级智能,提升村级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这对健全治安防范体系,提升基层综治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设定“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以网格为基本管理单元,因地制宜划分片区和组,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和力量,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委员会为主体,村小组为支撑,依托和谐促进会,实施以片区负责人、正副组长为骨干,和谐促进员为基础的区块化、网格式的组织管理模式,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覆盖全员”的综治维稳网络和社会服务管理格局。各村在划分片区时可根据地缘相近、居住相邻、人文相亲、管理区块适度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域面积、人口户数、村落形态、历史传统等因素进行划分。
二是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各村和谐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指导,不断完善和规范基层和谐促进会在“网格化管理、互助式服务”中的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确保基层和谐促进工程有效运作。重点要建立健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层面管理者信息动态,认真开展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排查,提前防范,着力化解各类基层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片区长例会制度,每月召开1-2次会议,交流、通报情况,做好分析预测,布置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困难与问题,各片区要建立组长例会制度,掌握情况,分配任务,加强督促与指导;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和谐促进员、片区负责人等开展法律法规、信访维稳、调解、外来人员服务管理、交流沟通技巧等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建立健全人员选任制度,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落实矛盾纠纷“一案一档一奖励”实务实记政策,设立专项奖励经费,制定包片联户考核细则和奖励规定,加强对片区长、正副组长、和谐促进员的动态管理和优秀奖评,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建立定期走访排查制度。片区长、正副组长、和谐促进员每周至少走访一次联系网格,及时了解和收集居民需求和困难、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征求对村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以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平台,形成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三二一”机制,即即做到三个及时:排查及时、研判及时、处理及时;二个到位:稳控到位、化解到位;一个目标:实现“案结事了”目标。
三是建立“网格化管理”数据平台。对网格里的各种情况,逐步建立健全综治网格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矛盾纠纷数据库,包括政府行为引发的、社会组织行为引发的、公民之间行为引发的;建立治安隐患数据库,包括涉赌、涉黄、涉毒及“两抢一盗”多发地段、安全事故隐患等;建立重点人员数据库。同时,将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安全事故隐患、重点人员进行分类梳理后,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并在平台上设立重点稳控、信息发布、网上交流、监督预警等功能。
四是落实“网格化管理”活动载体。要结合实际,制定和谐促进工程年度活动计划。要紧紧围绕志愿者活动、村民共建、信息沟通、文娱活动、政治工作等五大工作平台,精心设计载体,广泛开展治安巡防、志愿者服务、文体活动、环境整治、公益互助、扶贫帮困、学习交流、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安全防范教育等各类活动,以活动促参与、以活动促交流,不断扩大基层群众对村级事务的有序参与,促进基层管理工作与群众的有效沟通。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不足,不断提升活动组织水平,改进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 容,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扩大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社会影响力。
五是实现“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效。在示范创建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创建路子,并着眼于整体推进。要把示范创建活动与整个社会的平安建设、和谐邻里关系、文明村风等系列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综治工作室(站)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和谐促进会的和谐共建功能,以及和谐促进员队伍在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管理社会事务、宣传政策法规、参与治安防范、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协助作用,更好地将化解社会矛盾、开展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努力使刑事发案数、群体性事件得到明显下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实实在在的典型事例,使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真正体现时代性、社会性、特色性,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推手、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载体、推进村风文明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真正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