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政府工作报告

 

七拱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资料(9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草案)

——2018年10月16日在七拱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七拱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上半年的工作回顾

 

来,全镇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扎实推进县委提出的“项目年、落实年、成效年”各项工作任务,农业农村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势头,基本完成镇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推进全域绿色产业开发,实现农业产业兴旺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全镇预计种植优质水稻5.7万亩,淮山1万亩,沙糖桔0.8万亩,经济林28万亩,发展种植牛大力药材约186亩,发展种植灵芝、铁皮石斛约20亩,养殖珍珠一批前,七彩水稻公园、构树种植加工基地、火岗唐屋四季水果特色基地、虾稻共作养殖基地、泮塘五秀有限公司马蹄加工厂等,都已顺利落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发挥出七拱大米、马蹄、淮山、水果、小龙虾等农业产业优势,伴随农产品深加工的推进,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在一、二产业适度规模化生产运营情况下,休闲农业旅游蓬勃发展。

绿色能源发展成绩喜人。潭村陂头角、火岗、新圩大岗、崩江坑等4个光伏电站以及小水电站运营情况良好,2018年1-9月,累计发电600多万度。

二、围绕打造全域文明品牌,扎实推进文明乡村创建

全面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绿化一保洁”工作。148条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占全镇20户以上自然村的80%全面完成185条自然村的村庄整治规划。以30%的标准整合每家每户地力补贴保障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费,各村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广“四不补”“三结合”,结合七拱实际分阶段推进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共建成整洁村以上美丽乡村55个、文明村55个。将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纳入各级一把手工程,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加强城乡管理秩序。大力开展新圩街、七拱街“六乱”整治和S114、S260线七拱段路域整治行动,分别划定了新圩街和七拱街行车线和摆卖红线,农贸市场两旁拆除临街砌鱼池、违章非公路标志(广告牌)等建筑一批,清理沙石、木材等占(利)用公路路肩路面等杂物一批。定期开展“三边”整治行动,全面清理辖区内12个生活垃圾积存黑点。镇街商铺、各村(社区)分别设置垃圾收集点,放置垃圾桶,基本实现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全覆盖。

完善一批绿化美化亮化提质工程。开展“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解放军青年林”广东阳山七拱工程植树节等活动,种植茶花、柳树、香樟等。新岗脚村、新上陂村等10条美丽乡村共计投入约30万元进行路灯安装和种植树木。七拱桥和二桥之间沿河铺设了绿道,安装了路灯,成为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建镇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宣传活动,不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推动形成“守法、知礼、亲善”新风尚,全面树立“文明七拱”形象。目前我镇成立了缘聚队、开心队等5个业余广场舞队,今年累计参加了10多场次的送戏下乡无偿演出。此外,还开展了香港清远友好协进会中秋敬老慈善晚会、南海爱心团扶贫助学、九九重阳慰问、教师节奖教奖学、乡村春晚(每举办一场奖励2000元)、贺岁杯篮球赛等活动。

三、全域旅游创建有声有色,旅游资源价值突显

抓好规划编制。坚持美好生态、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味农品和善美人家“五美”同步建设,特色生态小镇初步完成规划编制。投资1亿元的七拱、杜步精品旅游线路项目已顺利开工。大禾岗旅游驿站、和平路口旅游驿站已基本完工,近期可投入使用。 

强化旅游营销宣传。借助各类媒体,强化学发公祠、七卫士故居、将军楼、潭村古村落景点文化宣传。成功举办第一届阳山七拱淮山节,吸引数万名游客到场体验挖淮山、品尝美食、游古村落,年底将筹备举办第二届淮山节活动。

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火岗水稻公园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作为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打造水稻主体公园踏步区、高值高产旱地作物试验区、水稻文化精品旅游休闲区、稻养工作区、农产品加工区、水稻新品科研区等六大功能区,水稻公园项目正常运作后,将辐射带动周边村镇近10万亩的水稻种植,形成独特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四、大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乡村振兴

深化示范区建设。依托“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改革成果,继续推进稻虾生态共作基地、构树基地、木棉农场、马蹄加工厂等主体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土地整治整合,目前全镇推进土地整治整合项目共14个3953亩,已通过县验收的项目4个2937亩,县级示范片区完成了90%的土地整治整合,非县级示范片区的行政村至少完成了一个自然村的土地整治整合,整治整合的土地均能实现机械化耕作,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镇287 个村小组已进行涉农专项资金整合,2018年1月至今已整合普惠性资金(农业支持保护补贴)199.45万元,整合非普惠性资金(土地整治整合奖补、美丽乡村市级奖补)200.08万元,涉农资金整合示范区百分百整合普惠性涉农专项资金。

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镇共有17个经济联合社,443个经济合作社已全面开展确权工作,国土二调面积5.4181万亩、实测面积5.5861万亩、上图面积为42994.14亩,预计年底全面完成该项工作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工程,全镇成立培育了市级龙头企业3 家、家庭农场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9个、种养大户281个。

五、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农”活力

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组织280多名群众参加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培训、发放农科资料300多份、组织专家到田头开展现场指导10次,有效解决农户遇到的各种种植技术问题。全镇6个村参与世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参与农户2082户,项目区农田面积8568.18亩。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共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5期,印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资料580多份,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

六、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道路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8.864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已全面施工,目前过半工程已顺利完工。筹集各方资金投资180多万元对七拱镇芙合公路Y902乡道进行道路拓宽和挖补修复,拓宽工程已完成,挖补修复现已签订协议合同。投入20多万元对S114公路沿线村庄路口进行拓宽、加装防护装置等安全防护工程。投资38万元对农村公路临水、临崖、转弯路段等隐患路段进行增设警示标志、反光标志等防护工程。投资近20万元清除乡道两边杂草,并修复西连洞尾、合上张屋段、Y960乡道龙脊马屋、塘坪深坑公路、石角村新岗路段等塌方或损毁路段。积极实施村村通客运,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年内可达95%。镇交管站和18个村(居)交通协管站及人员全部配备并正常运作,“两站两员”建设将大大提升农村交通管理水平。

城乡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中压配电网改造建设1.34公里,完成台区改造23个。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8宗,顺利完成美丽乡村创建9条。17个村基本建有标准化卫生站。危房改造项目已竣工75户,年底可完成152户的危房改造任务。新圩片和七拱片中心小学配有8台标准校车,为600多名学生提供校车接送服务。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的复评督导验收。完成隔坑大陂头、三所村南门水利等一批水毁修复清淤工程。完成隔坑塘边村小组主灌渠修复工程以及火岗田心、石角村三兴段等水利三面光改造工程。关停并围蔽了深坑垃圾填埋场,日常垃圾及时转运至县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处理。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17个村全力完成“清漂”任务,全镇生态水系建设成效不断巩固。加大矿产资源管理力度,与相关矿山企业签订矿山保护责任书,6个矿山卫片全部完成复耕复绿工作。落实矿山“大气防尘”工作,督促复工企业运输车辆按规行驶,保证不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坚决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镇村两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实时动态跟踪2018年预脱贫户303户861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情况,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八有”脱贫标准。制定《七拱镇小水电扶贫项目和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方案》,确保全镇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享受3000元分红收益。依托“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8个相对贫困村分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帮助贫困户发展淮山、水稻、阳山鸡、珍珠鸡、田螺等种养殖产业,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组织疑似白内障患者到镇卫生院进行筛查,20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787户农村低保户、17户城镇低保户、325户五保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继续落实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2018年上半年全镇受理17户21台机,总金额30.88万元,补贴金额6.73万元。

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一是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全面完成185条20户以上的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加快推进省一级文化站的升级改造任务。四是基本完成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工作。五是加快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六是加快完成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七是完成隔坑石桥头、新圩二期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八是完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九是积极实施村村通客运。十是加快推进2016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八、深化依法治镇实践,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模式

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组建普法队伍开展法治讲座60余场,增强全镇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基层依法治理,深入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进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已成功创建平安村居90个。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七拱社区、隔坑村、火岗村等11个村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村(社区)”。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各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宣传单张3万余份,制作过街横额23条(不包括各单位自行制作),户外大型宣传牌8处,出动宣传车辆100余次。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镇共开展黑恶势力易发多发地带排查500多次,并集中整治了一批牛蛙养殖场、生猪屠宰场。

深入推进平安七拱建设。全面推进全民禁毒和创建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点工作,成立全民禁毒工程领导小组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七拱镇全民禁毒工程工作方案》,以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职责》、《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信息登记制度》等10项戒毒康复工作制度,全镇禁毒工作形势向好发展。严打整治突出违法犯罪,目前全镇共受理各类报警521起,立刑事案件16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起,刑事拘留8人,逮捕5人;查处行政案件35起,行政处罚19人,强制戒毒5人、社区戒毒2人。截至目前,全镇接访群众案件22宗,比去年同期减少7宗。健全社会治理立体防控体系,做到打早打小、露头就打,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无所遁形。

提升和创新社会助理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风险排查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小山村撑起大网格”为抓手,全面加强综治网格化管理。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九、着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施政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各村(社区)、各部门专题学习研讨,结合实际工作,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镇政府议事规则,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镇村级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成效。

坚持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以贯之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持续用力正风肃纪,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事创业能力得到提升,营造了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武装、消防、安全生产、统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社会综合服务、关心下一代、科协、档案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近一年来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干部群众、各位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环保治理任务艰巨。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养殖业的污染问题高度关注,重点是规模化养猪、养牛蛙,整改任务仍需长期坚持、稳步整改;二是要素制约问题比较突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导致项目的用地指标变艰,难以落地;三是公共服务能力滞后。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管护能力弱,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仍需全面提升;四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职工作风不严不实。一些部门存在庸政懒政怠政现象,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解决
 

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根据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工作部署,2019年我镇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以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为主抓手,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谋求突破。明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五个振兴”集中发力重点突破

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和“四个致富”为具体抓手,加快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大力实施农业“3个三工程”,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找准“三品”工程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打造特色产业群、产业带。加快推进县级、镇级“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示范区建设,力争“一年大见成效、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巩固提升”。认真谋划和推进“十大农旅结合基地(农业公园)、供珠港澳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夯实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要大力创建农业知名品牌,提升一批企业品牌、精炼一批产品品牌。深入地头田间抓好“改业态、促融合”。改变农业单一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依托美好生态、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味农品、善美人家“五美”资源要素,加快建设生态特色小镇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 “三变”经验,让群众享受改革红利。加强土地整治整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规划先行,严格实行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不设计不施工。要深入农村、走近农民,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呼声,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把国家提倡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求落到实处,真正让规划切合乡村实际、传承优秀文化、体现乡土风情。要根据各地实际分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搞一刀切,不一哄而上。抓好生态环境整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突出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等,同步抓好农村垃圾处理和农村厕所革命。扎实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绿化一保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民生活环境更干净整洁。

扎实推进全域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建立镇村传习所、讲习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创新形式,真正把“守法、知礼、亲善”新风尚培育好推行好。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古村落等的修复保护力度,并加以活化利用。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抑制封建迷信。抓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村内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管护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善美人家”“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家庭文明筑牢乡村文明的基础。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全面脱贫。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起来,认真落实《关于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精准施策、全力攻坚,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要坚持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政策兜底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教育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医疗卫生扶贫、就业创业扶贫,努力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深化与广东外语艺术学院、黄埔区帮扶单位的交流合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基本技能,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脱贫动力,增强“造血”功能。

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聚焦重点,集中发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抓好两个重点:第一,交通道路方面,要努力建设“四好农村路”。第二,民生水利方面,从推进农田灌排工程改造、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同时要抓紧实施自然村“三个一”工程,即到2020年,每个自然村建有1个标准化公厕、建成1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配备有1个以上保洁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农村社会事业短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的作用,让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要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村(自然村)”创建和“小山村撑起大网格”品牌创建,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攻坚仗,依法重拳惩治村霸乡霸,经常性开展“大扫除”,铲除黑恶势力赖以滋生的土壤,还百姓以公道,还乡村以安宁。

二、聚力政府自身建设,在勤政为民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党的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制度建设,提高施政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着力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着力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认真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乡村专业人才培育工程、科技下乡工程、新乡贤返乡工程落实,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上山下乡”。

强化执行力建设。严格落实“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实时掌握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工作和项目高质高效推进。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执行力,注重在重大工作中锻炼培养和发现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学知识、增本领、长才干,努力锻造一支新气象、新作为的干部队伍。坚持激励与监督并重,严格考核奖惩,完善责任追究,把问责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症结。紧盯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特别是要紧盯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加强审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全面履行职责,保障法治政府建设顺利推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持阳光行政,落实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决策部署,主动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群众的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进一步做好武装、消防、安全生产、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社会综合服务、关心下一代、科协、档案等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迎来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落实,为加快建设平安、和谐、幸福、美丽新七拱而不懈奋斗!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