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太平镇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4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太平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和县委“1+123”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紧扣高质量发展导向,全镇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和县委“1+123”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切实增强抓好“五大农业产业”和绿美阳山生态建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推进有力。与帮扶单位启动“5+N+12”红联共建帮扶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五大主要任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健全返贫监测机制,每季度首月对850户1761人脱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进行帮扶大排查。

  (二)立足“百千万工程”优生态,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和部署,聚焦农房风貌管理提升、“五边”“四旁”植绿、人居环境整治三大任务,“百千万工程”保质保量做出实效。党建引领农房风貌管理提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三大任务开展以来,完成农房风貌改造提升2栋。示范带动“五边”“四旁”植绿。广泛开展绿美宣传,发放全民义务植树倡议书,动员各方力量加入绿美太平生态建设行列,营造人人爱绿、积极植绿、自觉护绿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完成植树9177株。

  (三)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1.全面推动镇域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镇12个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龙头带动、产业推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镇12个村经营性年收入均达到“10万+”,村级造血功能愈发强大。二是持续壮大发展经济主体。引进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难题,全镇累计培育发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76家,其中获评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家,县级示范合作社2家。三是全面推动种植养殖产业稳步发展。全力推动清远鸡(阳山鸡)养殖标准化建设,2024年1-6月份太平镇清远鸡出栏约144万羽,同比增长5%,现存栏约57万羽。生猪出栏19292头。加强清远丝苗米种植推广工作和继续深入推进垦造水田等项目,2022年120亩垦造水田指标正加快形成,积极配合上级农业部门做好镇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24年县下达我镇春耕水稻种植任务为1.9079万亩,已全部完成。充分发挥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申报“一村一品”,打造“丝苗米”“太平鱼”特色农产品品牌。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增强“米袋子”“菜篮子”保供能力。继续抓好连州菜心、西洋菜种植推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助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2.发挥绿色能源优势,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太平镇发挥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绿色生态产业。截止至2024年6月底,累计发电量2071.16万千瓦时,产值888.72万元。光伏二期项目已办理各项手续,于今年3月完成部分并网发电。

  3.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进一步加强太平镇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太平镇文化旅游潜力。推动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利用好太平镇20处不可移动文物,投入70多万修缮八角楼项目已动工建设,保护和活化利用全镇27株古树名木,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康养、农耕体验、特色民宿等“乡愁经济”。推动旅游产业扩容提质,指导牛鼻岩徒步路线提升。持续加强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助推太平镇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

   1.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多场书法、戏曲、歌唱、舞蹈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采取悬挂横幅、设立咨询点、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文明用餐等向群众宣传新一轮文明创建知识。上半年,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共计30余场。

  (五)聚焦安全稳定,基层治理开创新局面

巩固和谐稳定形势,平安太平进一步夯实。社会环境平安有序,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自建房和出租屋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全年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亡人事故及森林火灾零发生。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借鉴“枫桥经验”探索本地接访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共接访群众38批50人次,共收到信访案件38批,已办结35批,办结率92%。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整体作用,合计化解矛盾纠纷6宗。持续深化完善人防、技防、物防“三防体系”,筑牢陆路、市场反走私防线。

  (六)推动生态环境提升

成立打好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生态环境工作职责,建立村(居)环境质量负责制,明确了各村基层环境保护责任人及工作职责,努力构建维护绿色生态工作网络。严格贯彻《水污染防治法》,深入推进“河长制”,健全镇、村两级河长负责组织体系,全面摸排全镇黑臭水体,为下一步综合治理打下基础。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稳步推进阳山县隆兴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消库治理工作。持续抓好生猪、牛蛙、红虫养殖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三、存在问题

  成绩来之不易,问题更要高度重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不足:

  (一)产业结构转型不明显,存在过度依赖骨干企业的现象,而近年来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骨干企业发展受阻,从而影响整体产业发展。

  (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三产融合不够深,农业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长乏力,缺乏新增较大项目。

  (三)乡镇财力拮据,民生资金仍有缺口,民生实际投入与群众实际需求仍有差距。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太平镇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抓住抓牢国道G358线阳山杜步梅迳至太平路陂桥段改建工程项目、加快建设以特色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等重要关键环节,立足太平实际,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太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把太平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头号力度,全力以赴奋进“百千万工程”

以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抓手,坚持绿美一体,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实施增绿添绿,扩大绿美空间供给,持续开展古树名木养护复壮,积极发动党员、乡贤、群众和社会团体参与“五边”“四旁”、房前屋后、闲置地植树种花,抓好建设森林乡村契机,打造龙塘村委会营尾村小组绿美新农村特色。聚焦省典型镇“1+4+7+9+N”建设要求和市创先典型镇重点任务,继续深化工作思路,举全镇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实效。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项目滚动接续建设,持之以恒扩大有效投资,以大项目优化大环境、促进大发展。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国家和省、市、县政策导向,加大政策研究和争资竞项力度,加强道路交通、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优质项目。二是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聚焦项目动工建设和落地见效,加强项目统筹调度。重点做好国道G358线阳山杜步梅迳至太平路陂桥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建设。

(四)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

  一是找准发力点,重点扶持特色农业和落实长效产业发展,充分发掘太平镇现有资源,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扶持发展丝苗米、阳山鸡、连州菜心、旱地西洋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强镇,推动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是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抓好特色水果基地建设,不断壮大冬种蔬菜基地产业规模;加强招商引资,谋划建设集“销售、冷藏、加工”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改变重生产、轻加工、重流通、轻销售的现状,延长保质期,提升附加值,拓宽产业链,推进农民增收;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收尾工作;加快农业综合开发,配合上级做好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利基础建设。

  (五)保安定促和谐,持续改善民生质量

  一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持续深入实施阳山县“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五美”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四小园”建设,不断努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贯彻执行河长制,进行河道整治,对白沙河、清水河流域开展清障清杂工作。持续巩固和扩大乡村振兴工作成果,进一步优化太平、白莲两个圩镇市容市貌,大力建设美丽圩镇。二是抓严抓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加大对生产风险的防范,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抓早抓小,常抓不懈,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做好森林防灭火、防汛、防灾、减灾,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健康,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深化平安太平建设。全面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持续统筹发挥综治“主力军”作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健全预防与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纵深推进全民反诈,加强宣传攻势,深入挖掘线索,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排查,切实查处涉土、涉林、涉黑、涉恶行为,确保太平社会大局稳定。四是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好社保、医保扩面工作,确保低保特困人员应保尽保,实现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完善大病救助管理机制,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强儿童妇女权益和残疾人权益保障,优化“三守”人员服务管理,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五是要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乡贤、学校等社会各界优势,支持引导群众深度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乡村治理,同时注重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副业、乡村游等高效产业,一同凝聚起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服务管理

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效能。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落实制度管人,加强人大、纪委监督作用,加强警示教育,促进思想作风大好转。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公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全民学法知法懂法活动,提高全民守法的意识。健全镇级法律顾问制度,做到重大决策有法律把关。完善行政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和村级公共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的内容,保证群众享有知情权。



                                                                                                                                                                                                                                                               阳山县太平镇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2日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