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系列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和县委“1+123”工作部署,持续发力推进人社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局领导班子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引领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强化“一岗双责”,坚持党组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见效。继续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深化行风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落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舆论引导,确保舆论导向正确。2022年,人社局党支部、人社局退休人员党支部和社保局党支部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乡镇村(社区)支援基层一线工作和党员干部“双报到”活动,组织干部职工下沉杜步、岭背、黎埠458人次,到城北西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5次。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全新人社局退休人员党支部活动室。6月21日,阳山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特大“龙舟水”,我局一楼被浸,全体干部职工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和灾后复产工作,切实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坚定不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提升就业创业质量。我局认真贯彻上级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落实“六稳”“六保”稳岗就业政策,扩宽就业渠道,促进多元就业。2022年,阳山县城镇新增就业105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2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842人,促进创业2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8%,控制在3%以内。申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资金60笔共155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失业基金贴息112.71万元,惠及创业者250人;创业担保贷款普惠金融贴息6万元,惠及创业者10人,通过支持创业有效促进就业。申请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1.37万元,惠及劳动者475人。累计为810家企业(含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经济组织)申请发放稳岗补贴约208.12万元,惠及约11.81万人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5场,对接本县市和大湾区企业226家,提供就业工种1264个,提供就业岗位8720个。县镇村三级联动送岗入户,为就业困难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员推荐就业岗位2460个。认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发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151个,安置农村脱贫人口就业965人次,补贴金额156.33万元,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发放灵活就业困难人员正常办理社保补贴114.25万元,惠及就业困难人员559人次;疫情期间受影响延期一年办理社保补贴3.32万元,惠及就业困难人员26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99%,完成省下达的就业目标任务。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全县在岗大学生31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岗位补贴21.84万元,惠及大学生69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29万元,惠及大学生58人。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综合措施,在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有效稳定我县就业形势。
(三)坚定不移推进“三项工程”,提增劳动者职业技能。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我县把“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列入2022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阳山县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政府系统谋划、人社牵头抓总、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鼓励劳动者通过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完成995人职业技能培训的补贴拨付。指导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设立社会评价培训认定分考点,并于2022年6月8日通过清远市公共实训与职业技能指导服务中心的验收。积极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组织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开展技能认定605人,其中保育师262人、电子商务师147人、电工78人、汽车维修工83人、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35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扩大“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人才供给。积极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我县第二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何镜新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通过大师带徒授技的方式,为我县蚕桑产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积极培育粤菜师傅,激励粤菜师傅提升技能,推荐认定清远市二星级“粤菜师傅”1名,一星级“粤菜师傅”4名。自筹资金开展“南粤家政”养老服务技能培训。6月至7月,在全县各乡镇举办了13期“南粤家政”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班,共培训353人,帮助当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9月至10月,自筹资金在阳城、黎埠、七拱、岭背和青莲分片举办一期乡村振兴“粤菜师傅”技能提升培训班,共培训13个乡镇201名乡村厨师。投入20万元建成一个集“服务+培训+就业+调解”于一体的“一站式”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打造“15分钟家政服务圈”,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家政服务。积极做好特色菜品报送工作,打造“粤菜师傅﹒清远味道”品牌,联合县广播电视台制作了一辑阳山特色菜品的宣传视频,广泛宣传本土美食,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积极组织2名选手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清远选拔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的目的。
(四)坚定不移做好人才引育工作,强化人才支撑。积极落实“人才新政30条”,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发放人才津贴,激发人才的积极性。2022年,发放高精尖缺人才安家费27.5万元,高层次人才人才津贴3.9万元,企业新引进硕士研究生人才资助4万元。完成2019年专业技术突出贡献奖个人所得税申报工作,并发放企业类突出贡献奖金共8.5万元。受理申报我县2021年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377人共434.2万元,该项目已经十七届第11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和原则通过,由县财政划拨至各行政主管部门,由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发放。3月,由业务骨干组成政策宣传小组,深入全县13个乡镇和有关企业,宣传解读就业创业和人才政策,印制派发宣传单张2000份。积极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作用,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工作,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目前我县已建成县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1个、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8个、镇级驿站服务实践基地5个。发挥柔性引进专家作用,专家人才下沉基层155人次,开展线上、线下人才活动 25次。加大力度培养本土实用人才,共举办15场实用人才培训班,开展蚕饲养、桑种植、枸杞高产栽培与农产品配送中心对接等培训,培训647人,培训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送教入户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召开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业务培训班,培训县镇相关业务人员36人,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提升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工作水平。顺利完成广东省事业单位2021年集中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工作,共招聘毕业生125人。广东省事业单位2022年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正稳步推进,完成五批次聘用84人。协助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等单位做好政府专项雇员的面试工作,用人单位共聘用到岗97人。
(五)坚定不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2022年,我局共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211宗,网络投诉186宗。依法对114家用人单位进行日常巡查,涉及劳动者48608人;印制并派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小册子800份。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31宗,涉及人数169人,涉及金额约1267.64万元,其中不予受理案件24宗,受理案件107宗。受理案件中法定期限内在办案件5宗;法定期限内办结案件104宗,结案率97.2%,其中裁决8宗,裁决率7.7%;撤诉5宗;调解结案91宗,调解率87.5%。2022年,我县无省、市督办涉劳资纠纷案件,在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节、全国两会和党的二十大期间无出现涉及我局业务进京、省、市上访或未及时解决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全县劳资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六)坚定不移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强化民生保障。完成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留存资金整改工作,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县已100%完成4938.1622万元征地社保留存资金的录入分配,按时按质完成省下达整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系列行动,扎实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切实提高了我县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水平,2022年我县无发生涉社保基金的要情和案件。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劳动力资源供求不平衡,存在结构性用工缺口。受县内企业工资福利待遇水平较低等原因影响,企业招聘技术工比较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普通工种工资较低,人员流动性较大。
(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就业困难人员的文化相对较低,缺乏就业、生产技能,加上我县镇村企业较少,难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
(三)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农民工不懂用法律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用工不规范,农民工流动性大,一旦拖欠工资现象发生,农民工手中无依据,讨要工资难。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引领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行风建设,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继续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就业”和“保就业”工作部署,多渠道促就业稳就业,积极实施“促进就业九条”、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搭建各类招聘平台,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政企合作,积极与银行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助推我县乡村振兴。提高重点群体的职业技能,以促进就业或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按规定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
(三)继续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争取更大力度的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更多有就业意愿的群众参与培训。积极探索“培训+就业”阳山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学员就业质量。顺应形势要求,持续推动职业技能认定工作。着力培养更多高层次技能人才,增强就业本领。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技能比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学促赛。
(四)继续加强本土人才培育。落实“人才新政30条”和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发放人才津贴,激励人才的积极性。依托县人才驿站、人才实践基地等现有资源,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大力支持和鼓励本土人才创业。统筹总站、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专家服务队以及农业专家联络站等资源、资金与工作力量,常态化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县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基层人才工作堡垒作用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队智库聚才作用,引聚引导更多人才下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五)继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结合日常巡查和招聘会等活动,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宣传人社助企纾困系列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合法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农民工合法合规解决问题。完善工资保证金和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落实。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完善欠薪预警处理机制和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强办案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办案能力和水平,加强仲裁与诉讼的衔接。
(六)继续做好其他工作。依照本单位职能,一是做好禁毒工作,扎实开展禁毒知识“六进”及“媒体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防毒、拒毒意识;二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对本单位区域以及县内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本领域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做好保密工作,加强干部职工保密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保密自查;四是做好法治政府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五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六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网络安全、舆情管控和“扫黄打非”工作;七是做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阳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1月28日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