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阳山县应急管理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阳山县应急管理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2年上半年,在省、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御各类自然灾害,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2022年上半年全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

(一)安全生产情况。2022年上半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均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17万元。从安全生产指标来看,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比下降了40%,死亡人数下降了40%,受伤人数下降了10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了99.9%。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从亡人事故发生地区看,阳城镇2起2人,岭背镇1起1人。

(二)各类自然灾害情况。2022年上半年,全县有2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全县共监测到省、市林火热点58个,上报省、市森防办森林火灾10宗;没有因自然灾害发生人员伤亡情况。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突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细。县委、县政府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7次、县政府常务会议5次,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会议和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县安委会印发《阳山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阳山县党政部门及省市驻阳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和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县安委办发出督办函3份,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4次,推动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县应急管理局认真组织做好2021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消防工作考核。二是突出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部署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等专项整治,盯紧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共检查企业(场所)3224个(家、次),查出各类隐患数2060个,已整改消除的隐患数1562个,限期整改数498个,隐患整改率75.83%。三是突出抓好违法违规行为打击惩治。编制2022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将9项重点检查项目共105家生产经营单位列入监督检查重点。共计执法检查企业19家,检查次数26次,发出执法文书52份(其中现场检查记录18份,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7份,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4份,复查意见书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14份),新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6宗,办结上年度案件2宗,经济处罚金额131.22万元。案件数同比增长100%,处罚金额同比增长222%。四是突出抓好关键节点安全监管。全力做好“两会”、冬残奥会、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开展形势会商研判、明查暗访,确保重要时段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防灾减灾救灾有力有序。

1.做好“三防”工作。一是压紧压实防汛责任。理顺县、镇、村三级防汛指挥体系,及时调整县三防指挥部成员及县政府领导三防责任区域,明确各类三防责任人及其职责,全县各类三防责任人共2553人已全部录入应急管理责任人系统并安装“应急一键通”APP。二是强化力量物资准备。组织镇、村级责任人、县级成员单位开展三防工作业务培训,开展民兵轻舟分队抗洪抢险专业演练和冲锋舟操舟培训,参加人员共1450多人。购置1台排涝能力为500m³/h的排涝设备。三是深入开展汛前风险隐患排查共排查地质灾害在册隐患点30处、削坡建房认定可能引发灾害点74处、沿河低洼区39处、内涝黑点12处、危房26间,全部登记造册、落实防控措施和明确责任人。全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针对5月中旬以来两轮强降雨过程,县三防指挥部分别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Ⅰ级防汛应急响应和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加强预报预警,滚动会商研判,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风险隐患,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两轮强降雨期间,全县共转移各类风险隐患点群众17901人,对665个在建工地、非煤矿山、企业等落实停工停产停业措施,县财政给13个乡镇紧急拨付抗洪救灾资金1000万元,争取市财政拨付我县抗洪救灾资金900万元,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一是完善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包山头、守路口、签责任、盯重点、打早小”森林防灭火阳山经验,建立完善镇“六有”体系、村“九个一”工作机制,制定春节、清明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森林防灭火专项预案。二是加强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推动建成1支55人的县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3支20人以上的乡镇半专业扑火队伍以及多支30人以上的村居群众森林火灾扑救队伍,配备消防运兵车、灭火水车、工具车、以水灭火等设施设备,组织镇村扑火指挥人员共175人参加清远市森林防灭火重点村第四期、第五期森林灭火技能培训班,定期按照《广东省森林应急专业队伍教育训练大纲(试行)》组织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开展教育训练。三是全力做好清明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森林防灭火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县森防指挥部强化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指导督促;县四套班子成员带领县直各单位下沉基层一线,全力指导协助做好守路口工作;各乡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和“五清”行动,落实落细“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签责任、打早小”防控措施;县综合应急救援队分片靠前驻防,随时做好防灭火应急救援。清明节期间,全县发放宣传资料15.5万份,设立森林防灭火临时检查点432个、集中燃放点247个,扑灭森林火灾44宗,立行政案件8宗、刑事案件1宗,行政处罚2宗2人(其余仍调查中)。

(三)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加快推进乡镇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全县13个乡镇全部完成应急管理办公室挂牌工作,并配备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全部完成应急管理改革“四个整合”(部门整合、职能整合、指挥调度整合、力量整合)。加快推进乡镇应急管理机构设立、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推进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截至6月30日,全县135个村(社区)完成“十个有”建设,完成率80.83%。三是全力打造应急救援“拳头”力量。立足“大应急”“全灾种”改革需要,不断加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力量建设,锻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应急保障拳头力量。组织队员参加冲锋舟操舟培训,20人参加培训并全部考核合格。派出6名队员参加清远市2022年民兵无人机侦察排操作手第一期集训,1名队员荣获总分成绩第三名并受到清远军分区嘉奖。出动扑火人员455人次扑灭森林火灾28场,出动救援人员129人次参加抢险救援转移群众任务5个、灾后排涝任务15个,转移群众270余人,在实战中不断锤炼和提高战斗力。四是积极营造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浓厚氛围开展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阳山县韩愈文化公园中央大屏投放防灾减灾宣传片,打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形成全天候宣传氛围。印发阳山县2022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阳山行”活动方案,举办2022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阳山行”活动启动仪式、2022年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暨“我承诺、我践行——当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宣誓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阳山行”活动。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城镇燃气、自建房等传统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大量存在,安全风险十分严峻。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监管职责有待进一步厘清,监管方式、监管手段需要改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仍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管理能力不高,等等。

(二)自然灾害防治不容乐观。地质灾害、山洪、泥石流、内涝隐患点众多,病险中小水库数量多,一些中小河流防洪设施欠账大。农村设防能力不足,农房建筑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

(三)应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科技队伍能力明显不足,高新科技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先进装备配备不足,应急救援队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应急救援的需求。

四、2021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责任、部门“三个必须”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等专项整治,紧盯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把防汛防台风工作摆在重中之重来抓,按照“不死人、少损失”的防汛目标,进一步细化实化各项措施,强化监测预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临灾管控,加强应急准备和应急值守,全力做好救灾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冬春救助工作。

(三)全力做好应急处突准备。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对接“三个联系”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工作机制,做好预案、队伍、设备等应急准备工作,全力应对各类灾害事故。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