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阳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阳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阳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和县委“1+123”工作部署,依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营造公平有序、安全放心的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学习百年党史,办好群众实事

        一方面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形式,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更加深刻地感悟思想伟力,更加准确地掌握立场观点方法,更加有力地提升政治站位,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局把学习党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融合起来,切实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坚决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另一方面,我局是较早一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单位,结合单位职能,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实际行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成效显著。

       一是联合多部门对城南市场进行综合治理,集中清理拆除城南市场各类临时搭建物,切实改善城南市场的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问题。

        二是做好校园食品安全检查、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驻点高考考场,全过程监管学校食堂食品制作并对使用的部分食材进行快筛快检,为“平安高考”保驾护航。

        三是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推出便民举措,引导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经营户办理带牌销售业务,从源头上解决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群众购买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而无法入户或购车后因办理上牌而多次往返等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四是针对市民关切的宵夜摊档食品安全问题,深夜出击,对美食街道、网红宵夜摊档进行整治。督促宵夜摊档落实主体责任,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切实守护我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五是用心维护消费者权益,协调解决群众消费维权问题。2021年上半年,12345和12315系统(含消委会)共受理消费投诉及经济违法举报231宗,挽回经济损失46.3万元,按时办结率、处理率均100%。

       (二)深化商事改革,推进“十大行动”

       1.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一是设置开办企业专窗,整合商事主体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税务确认)、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环节,实现“一张表格、一次填报”和“一窗受理”的窗口综合服务,优化部门间数据联动互相,减少群众跑动,全面压减办理环节和时间,落实我县企业开办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二是提升商事登记服务,全面推广企业开办全流程“网上办”,依托“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全面推广市场主体通过网上申请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优化商事登记审批流程,进一步有效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共有265笔/次企业开办业务通过网上办理申请登记,其中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平台申请企业开办的共有259笔/次,成功办理81笔。

        2.探索、试行综合性许可改革,进一步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证照分离”改革。根据《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求《清远市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的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研究《方案》中首批纳入联办范围的4个事项的可行性,并作出修改意见,进一步推进统一审批权限,实现证照办理“一站式”服务,提升联办服务质量和效率。

6月17日、6月28日,我局分别组织全县“证照分离”相关部门参加全国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动员培训会和全省、全市“证照分离”改革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确保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努力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

        3.继续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优化注销流程,降低注销成本,精简注销登记材料,加快实现市场出清,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在充分保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权益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地方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开展探索注销便利化工作的有效措施。对于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毕的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依照简易注销程序办理注销登记。继续推广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推进注销专区与实体窗口同步发展。

        4.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一是大力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全面推广市场主体通过网上申请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实现各类商事主体的设立、变更、注销等业务在网上一个入口完成,全面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水平。二是做好新版广东省市场准入信息系统上线工作,确保各窗口登记人员尽快熟用新系统办理市场主体业务。三是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政银通”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项目,进一步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申办方式。四是逐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所有行政许可、备案事项“跨区域通办”“就近办”。

        截至2021年6月25日,我县期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7601户,注册资本1666366.52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9.33%和9.81%。本期末内资企业实有数510,同比增长了1.39%,注册资本487310.22 万元,同比减少了1.01%。其中,公司405户,注册资本474073.34万元,国有企业37户,注册资本1903.78万元,集体企业61户,注册资本5489.10万元,其他企业7户,注册资本5844.00万元。期末私营企业实有数2197户,注册资本950612.5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1%、15.26%;其中合伙企业124户,认缴出资额38240.14万元,个人独资企业208户,出资额为15660.72万元,有限责任公司1861户,注册资本896711.71 万元,注册资本474073.34 万元,股份有限公司74户。个体工商户14114户,同比增长10.02%,资金数额为137185.79万元,同比增长了24.03%。农民专业合作社780户,出资总额为91257.9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56%、1.53%。

       (三)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疫情防控。

       一是配合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我局多次召集各市场监管所、业务股室召开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会议,要求其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时间节点,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抓好落实。并迅速组织人员对食品生产经营、药械经营、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登记造册,持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目前正稳妥有序配合卫健部门安排接种中。

       二是继续发挥药店哨点监测作用。督促全县药品经营企业每日开展购药人员信息登记,2021年以来,共登记购药信息75583条,收集发热人员信息120条,对疫情期间停止经营的企业已及时在平台申报状态调整。并组织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药品零售企业信息上传情况核查,通过现场抽查发热、咳嗽重点品种药品购进、销售记录,核查药品零售企业是否按上级要求严格执行销售发热、咳嗽药品登记工作。累计现场核查企业14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88人次,对未严格落实购药信息登记工作的零售企业,当场进行立案查处,截至目前,累计立案4宗。

       三是抓好进口冷链食品防控。我局执法人员严格按照“三强化三覆盖”、“九个必登”、“十必须”等要求,重点对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资格、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制度落实情况、消毒证明、通关证明和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持有情况等进行检查,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卫生整治和人员健康管理,共出动执法人员866人次,检查食品经营者、农贸市场、生产企业、餐饮单位等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共957户次。涉及进口冷链食品案件于1月份立案1宗,2月结案,罚没款0.017万元。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相关核酸检测和从业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口冷链冷库单位已纳入全覆盖核酸检测范围,并已全部接种新冠疫苗,粤康码近7日场所扫码率和近7日从业人员扫码率为100%。2021年以来进行冷链食品核酸检测3652份,结果全部阴性。累计完成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新冠疫苗接种263人。

       (四)聚焦风险隐患,守住安全底线

        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守住民生安全底线。一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实县十件民生实事,实施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放心消费工程,对全县5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快筛,全年完成不少于18000批次,上半年完成快检批次9052批,完成全年任务量的50.3%,合格批次8942批,合格率98.8%;食品检测量达到每千人4批次,全年完成不少于1500批次,截至目前,已抽检食品892批次,完成全年任务量的59.5%,其中合格866批次,不合格26批次,不合格发现率2.9%,因抽检不合格立案23宗,办结9宗。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立案食品案件41宗。二是持续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力度。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三个结合”,全方位、多纵横规范药械化经营使用行为。开展药械化专项检查及抽检工作,完成药品抽检20批次、医疗器械抽检3批次、化妆品抽检6批次。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5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7例。上半年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129家次,药品零售企业63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6家,药械使用单位47家,对不符合规范的经营行为立案5宗。三是不断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做好岁末年初、两会、“五一”期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上半年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8家次,检查设备155台套,发现安全隐患28条,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3份,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查处特种设备案1宗,收缴罚没款5万元。四是全面履行产品质量监管职能。对成品油、建材及儿童用品等36类产品进行重点监管,加大工业产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围绕“质量强县”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质量有效供给。

       (五)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切实把案件查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上半年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立案48宗,移送公安立案2宗。重点严厉打击食品“两超一非”、掺杂使假、篡改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再次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曝光一批典型案件。针对商标、专利和地理标志等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加大对商标侵权案件查处力度,重点打击面向农村市场的节令食品、酒水饮料的商标侵权假冒行为,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持续做好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对走私冻品、成品油以及“水客”等重点领域走私的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查处经营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商品等违法行为。不断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连续两年获得“清远市‘扫黄打非’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发挥信用导向作用。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公示、信用承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失信惩戒等制度举措,形成行之有效的信用监管工作机制和模式,提升监管效能,稳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信用监管工作。加强对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实施细则的管理。及时录入、更新相关信息,确保监管对象全面、监管人员合格、监管事项合法、监管权责匹配、监管分类准确。我局作为牵头单位制定了全县“双随机 、一公开”2021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建成抽查事项清单106个,检查对象库对象19212户,各执法单位制定检查计划27个,产生任务41个,抽查对象105户。跨部门计划1个,产生任务1个,抽查对象105户。

       三是加强对本辖区内入库网站(网店、平台)的网络监测,强化对虚假宣传、虚假促销、刷单炒信、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的监测和治理,组织开展对网络销售重点商品的集中整治。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联合执法,依托抽查、专项整治、联合整治、投诉举报等方式,加大对互联网交易市场的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网络交易秩序。

       四是继续做好超市标价签、民宿价目表、景点门票、物业收费、停车场保管服务收费等明码标价的监制工作,上半年已完成11个单位的监制。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对照任务清单要求,对标对表,积极推进落实相关工作。

      (二)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突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从严从实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增强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和活力,全面推进模范机关建设。

      (三)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监管工作两手抓,进一步加强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药店哨点监测等工作。

      (四)守好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监管职责。

      (五)聚力执法办案工作,加大对食品药品、假冒侵权、商业贿赂、垄断竞争、传销、虚假广告等的查处力度,提高办案质量。

      (六)做好信访、综治维稳工作,强化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七)认真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八)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