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阳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县委书记邓菲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振宇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2月28日上午,阳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报告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成果,并为未来一年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奋力谱写阳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描绘崭新蓝图。
早春二月,阳山春意萌动,击鼓催征,吹响了高质量发展号角。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报告介绍,2022年,阳山成功应对“最强龙舟水”和百年一遇洪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全力推动阳山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阳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振宇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0.25亿元,增长1.6%;完成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2亿元,增长6.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2亿元,增长1.3%;银行存款余额175.14亿元,增长11.4%;预计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6元以上,增长3.3%。
一年来,阳山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前景向好;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文旅产业持续复苏。签订全省首单“政策性+商业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获得省农业生产托管争先赛优胜奖,农村改革典型案例获农业农村部推介,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典型。首家本土上市公司“联合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累计开发绿色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阳山荣璟鞋业成为全县首家大型企业。全年接待游客64.92万人次,旅游收入5.16亿元。
始终坚持“一区定位”,生态屏障筑牢筑实。全县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生态治理持续加强。秤架古树群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在2021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考核中,阳山在全省21个考核县中排名第一。
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立足点,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荣获2021年度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第一名。13个乡镇通过2022年美丽圩镇市级验收。花阳小学建成开学,新增公办小学学位2160个。县人医外科大楼、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县中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县慢病院、乡镇卫生院新建或改建项目基本完成。完成县体育公园、县体育馆主楼修缮及副馆建设。成功承办第十六届省运会跆拳道比赛。成立全市首个“双百工程”协调中心。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作为底线,安全发展基础持续夯实。一年来,全县成功抗击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疫情防控精准有力、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履职能力不断提升。一年来,全县政治建设不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双拥”创建等工作持续加强。
代表们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
报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报告提出,今年政府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奋力谱写阳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报告明确,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社会保障、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提出,阳山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狠抓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当家,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狠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激发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狠抓绿美阳山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狠抓民生保障和改善,共享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成果;狠抓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新成效;狠抓政府自身建设,树立法治高效政府新形象。
报告提出,新的一年,阳山将以更大力度打造产业平台、发展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力提升城镇面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开展生态建设、推进生态治理、提升生态效益、发展生态旅游;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交通体系提质;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效能政府建设、廉洁政府建设。
记者:段灿
通讯员:邓晓慧 冯兆铭 孟齐飞
编辑:林伟杰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