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江英镇:党建引领 解锁强村富农的致富密码
时间: 2025-08-07 10:12    来源:本网   点击: - 【字体: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江英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和县委“1+123”工作部署,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以党建引领破题开路、产业筑基立柱架梁、联农机制凝心聚力,让强村富农的密码在山乡落地生根。

  党建引领强根基,把准发展“方向盘”。江英镇始终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保证。镇党委立足山区资源禀赋,统筹谋划产业布局,由镇领导牵头开展产业发展调研,科学选定阳山(江英)鸡、旱地西洋菜等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核心抓手,同时精准培育制种冬瓜、砂糖橘种植、牛羊养殖等特色新增长点。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书记带头、党员示范,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化解疑虑,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有效盘活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在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党组织主动链接农科院所资源,常态化引入专家技术指导,并通过组建党员助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切实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梗阻和市场担忧,构建起从技术推广、标准生产到集约经营的“红色引擎”,为产业起步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组织根基。

  产业筑基增动能,打造富民“主引擎”。在“百千万工程”的强力牵引下,江英镇产业发展呈现主次分明、协同并进的良好格局。

  阳山(江英)鸡作为核心产业之一,曾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阳山鸡专业镇认定。“百千万工程”实施后,镇党委大力支持“个体探路”模式,培育产业带头人黄春喜,同时以“1+3”示范养殖基地建设为抓手(即:1个荣岗村养殖主基地加荣岗村迳面村小组、三联村、大桥村3个分基地)建成标准化场棚60个,全面落实统一品种、统一饲喂、统一防疫的规范管理。在此过程中,严格执行鸡项180天、公鸡240天自然生长周期,始终坚守“毛黄脚黄皮黄”品质特质。此外,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与200余家餐饮酒店建立稳定渠道,实现月均订单销售超3万羽,打破传统“提篮叫卖”低效模式,实现产值约4000万元,产业韧性显著增强。

  图片25.png

   

  西洋菜核心产业方面,镇党委大力推行“链上建党”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整合企业及农户资源,集约450亩土地建成供港蔬菜基地,配套智能喷灌系统实现年均15-20茬高效轮作。同步构建“生态种植+标准化加工+农旅研学”三产融合体系,形成全链条运作模式。创新“租金+薪金+股金”联农机制,日均吸纳百名村民务工,年供粤港澳蔬菜超万吨,目前旱地西洋菜基地亩产稳定在2-2.5万斤、亩均产值达6万元,水生西洋菜种植面积约1000亩,亩产8000斤,亩产值约4万元,走出一条产业高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图片26.png

  制种冬瓜作为特色产业则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发展。在镇党委指导下,长富洞村党组织书记陈福星赴英德等地考察,结合本村实际引进制种冬瓜产业,并通过个人试种验证效益。试种成功后,陈福星组织适宜种植的村小组共建基地,协同年轻劳动力进行科学种植。制种冬瓜从长富洞村150亩制种核心区起步,有效辐射带动江英村、马坪村等行政村联动发展,构建起“长富洞核心示范+2村协同”的种植网络,种植总面积达400余亩,总产值可达750万元,成为扎根本土的富民支柱产业。

  此外,砂糖橘种植、牛羊养殖也取得明显成效,镇党委积极与各帮扶单位进行联动,经与帮扶单位、村委会多方深入调查研究,并联系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指导群众开展砂糖橘、牛羊等规模化种植养殖,目前岩洞村共种植约3300亩砂糖橘,产量可达1376吨,产值达830万元;上坪村共养殖牛约2000头,羊约7000只,全村牛羊养殖业产值达3000多万元。

  联农固基添活力,构建共富“共同体”。江英镇始终把联农带农富农作为产业发展的落脚点。在阳山(江英)鸡养殖体系中,创新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联动模式,4个示范基地直接吸纳40余名本地村民加入管理团队,并稳定联结30余个家庭养殖场建立订单合作关系,带动全镇散户实现由分散粗放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有效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与持续增收保障。旱地西洋菜、制种冬瓜等产业则通过合作社统一组织,将分散农户深度嵌入全产业链条,以就业带动、技术共享、订单兜底等多重方式,使农户稳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本地就业容量与岗位质量双提升,更激活了农户参与规模化经营的主动性,形成“小农户”有机衔接“大产业”的共同富裕长效机制。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江英镇逐步走出一条组织有活力、产业有韧性、农民有奔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提供坚实支撑。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江英镇:党建引领 解锁强村富农的致富密码
时间:2025-08-07 10:12
来源:本网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