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江镇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农房风貌提升”和“六乱”整治两手抓,推动乡村面貌整体跃升。走在小江镇的主干道上,映入眼帘的不仅有一排排整洁雅致的农房、统一协调的外墙色彩、错落有致的坡屋顶、点缀其间的乡土元素,更有畅通整洁的街道、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镇里推进的主干道沿线农房风貌提升和“六乱”专项整治工程。从“旧时面貌”到“整齐规范”,从“整洁有序”到“赏心悦目”,小江镇用有力的举措与整治,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内外兼修”的美丽画卷。
农房焕颜绘新篇
G107国道、X384线等主干道沿线的农房风貌提升示范带,是展示小江镇形象的重要窗口。
为全面提升乡村建筑品质,小江镇启动农房风貌提升工程,以“统一规划、分类施策”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房一景、一线一韵”的特色景观带,通过保留乡土特色、提升住房质量,让农房既展现协调美观的整体风貌,又彰显小江独特的文化韵味。
(农房外立面银杏墙绘)
在此过程中,小江镇多管齐下,让农房“焕发新生”:为农房外墙披上清新雅致的“新衣”,专业修复工艺让斑驳墙面重现光彩;将平顶升级为错落有致的特色坡顶,既展现传统建筑之美又提升实用功能;精心更换的门窗在颜值和密封性上都有明显提升;同时巧妙融入银杏等具有代表性的乡土符号墙绘。如今漫步小江镇,但见白墙为纸,黛瓦作墨,一栋栋农房宛如从水墨画中走来。
(圩镇房屋外立面提升)
为保障改造成效,小江镇建立农房改造推进机制:由专业团队精心设计规划,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拓宽资金渠道,强化资金保障;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沟通,让村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让群众参与到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的全过程;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全链条工作机制。
这套“政府引导、专业支撑、村民参与”的推进模式,不仅确保了440栋农房的改造品质,还探索形成了群众提供砂石、水泥、瓷片等建材,或通过投工投劳替代部分资金参与改造的良性模式。
“六乱”整治展新颜
小江镇启动“六乱”专项整治常态化机制,旨在全面提升镇域环境品质,以“全域治理、重点突破”为工作准绳,着力打造“整洁有序、文明规范”的镇容新面貌,通过系统整治乱拉挂、乱搭建等环境顽疾,让镇区既呈现协调一致的整体秩序,又保留宜居宜业的乡土气息。
(“六乱”整治工作现场)
小江镇通过“精准发力”让镇容“焕然一新”:集中清理乱拉挂173处,拆除乱搭建28处,整治乱堆放228处,规范乱摆卖238宗,查处乱停放170辆,清除乱贴画529处。如今漫步小江镇,但见街道整洁、商铺规范、车辆有序,一幅“路畅街净、文明和谐“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六乱”整治后小江镇的整洁风貌)
为巩固整治成效,小江镇创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由各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投入专项经费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入户宣传、示范带动,让商户从“被动整改”变为“主动维护”。这套“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治理模式,使得全镇乱拉挂、乱搭建等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推动小江镇实现从“环境治理”到“品质提升”的美丽蜕变。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