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共谋开展“双百行动”结对共建工作新思路,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辉副教授、张程老师与米继洋博士、研究生范莹等一行四人,深入阳山县大崀镇,与镇党委书记肖剑平、镇长严海斌等镇班组成员共十余人齐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
会议伊始,肖剑平书记对华南农业大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此次会议围绕大崀镇茶坑村典型村村庄规划深化细化及 AI 赋能乡村振兴及产业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通过校地合作,聚焦乡村发展关键议题,为阳山县大崀镇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新方法。
刘辉老师表示,华南农业大学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乡村振兴领域,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与大崀镇的合作,将是一次互利共赢的探索。
双百结对,共绘茶坑发展新蓝图
在茶坑村村庄规划环节,双方就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典型乡村、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等关键问题进行细致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凭借专业优势,结合当地自然、人文资源,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划建议,双方敲定了大崀镇茶坑村生态优先,文旅立足,联动共荣的典型村规划思路,旨在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典型示范村。
华南农业大学叶昌东教授团队博士米继洋首先就茶坑村典型村培育规划进行汇报。结合茶坑村地理区位、生态特征、短板弱项、重点项目等进行了详实地汇报。镇村相关干部首先对茶坑村华南农业大学的汇报表示了高度肯定,并对茶坑村的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进行了补充说明。并提出“湖光山色、茶竹桃源”的发展定位。以水为源打造一个集生态旅游、文旅研学、自然康养于一体的生态文旅村庄,带动村内一、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村内人口增收致富。同时,双方围绕如何进一步挖掘茶坑村的特色资源、提升村庄整体风貌、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敲定以坚持生态优先为基础,发挥生态优势为目的,联动周边资源为手段。最终强村、强镇、强县的典型村培育主旋律。
规划引航,开启AI赋能新征程
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凭借其在农业科技与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大崀镇方进行了充分沟通。 AI 赋能乡村振兴成为会议亮点之一。张程教授在 AI 技术在乡镇企业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与实施路径发表了意见。并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与案例,共同探索利用 AI 推动阳山县大崀镇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乡村发展效能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装上 “科技翅膀”。
镇方高度重视AI技术与乡镇工作的结合,会议达成共识,计划展开后续深度合作,通过 AI 技术的引入,全面提升大崀镇乡村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与乡村治理效能,培训乡镇干部实现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办公模式。并协助村民、企业开展智能化培训改革,全面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事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携手共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此次会议为华南农业大学与阳山县大崀镇深化合作奠定基础。双方表示将持续加强沟通协作,将规划蓝图转化为乡村实景,以科技赋能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华南农业大学与大崀镇的合作,不仅是双百行动的重要一环,也是地方与高校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共建高水平高质量乡村的重要手段。相信大崀镇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在未来的合作中,华南农业大学与大崀镇将继续携手共进,以规划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