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花草全部重新修剪过了,还调整了布局,小院我和家婆天天打扫,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也要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把家里打扮得像花园一样,看着开心。”松林村村民黄佛姐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的美丽庭院。大崀镇像黄佛姐这样的镇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有87户,走进他们家中,不仅房前花草繁盛,室内物品也摆放有序,气氛温馨和谐,家庭和睦友爱,曾经落后的松林村,已经蜕变成阳山的一张闪亮名片,而这一变化和大崀镇开展的“美丽庭院”创建行动息息相关。
据了解,大崀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县委“1+123”工作部署,持续把“美丽庭院”创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动员和引领广大群众着力改善宜居环境、培育文明新风,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刷新乡村“颜值”。目前,大崀镇共创建镇“美丽庭院”示范户87户、县“美丽庭院”户2户、县“美丽庭院”示范村1个、市“美丽庭院”户1户、市“美丽庭院”示范户1户、市“美丽庭院”示范村1个、省“美丽庭院”2户、省“美丽庭院”示范村1个。
(省“美丽庭院”示范村——松林村)
打好政策保障牌,提升建设标准
为推动创建工作在全镇深入开展,大崀镇把“美丽庭院”创建行动纳入乡村振兴专项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印发了《大崀镇开展2023年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方案》,推动建立党委领导、职能部门支持、妇联参与统筹的齐抓共管组织体系;积极整合各级各类涉农建设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为“美丽庭院”创建行动提供强大动力;通过建立长效评比机制,精准分配创建任务,明确标准和质量,充分发动各界力量,引导广大家庭在全镇掀起“美丽庭院”建设热潮。
(黄佛姐家庭)
(黄永好家庭)
(余玉容家庭)
打好丰富内涵牌,深化建设实效
美丽庭院+示范带动: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庭院美、居室美、家风美、成员美作为创建“美丽庭院”、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配套实施改厨改灶、改水改厕、庭院绿化、室内美化、家庭文化、庭院经济等专项提升行动,推动美丽庭院创建由点成线、由线到面,由户向村拓展、由村向镇域覆盖,把一个个美丽庭院“小盆景”连成一片片“好风景”、全镇一片“大风景”。
(松林村党建公园)
美丽庭院+志愿服务:大崀镇将每个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设为全镇村庄“环境清洁日”,各村充分发挥党员、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群体的重要作用,动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带头开展村庄卫生环境整治行动,积极参与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村,同时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和补短板意识,特别针对特殊群体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卫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以村为单位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帮扶志愿清单,采取“手拉手”“结对子”等方式,帮助其清理家庭卫生、优化室内外布局、改善提升家居环境,共建共享创建“美丽庭院”成果。
(镇村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清洁行动)
美丽庭院+经济发展:大崀以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为切入点,扶持村民发展农业种植养殖、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产业,推动形成集农产品收购、加工、仓储物流、观光旅游、民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消费,“美丽经济”蓬勃发展,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农耕文化公园)
(水圳头月亮湾)
打好典型引领牌,创新长效机制
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号召,大崀镇由已创建成功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带动多户家庭的方式,通过结对、示范带动广大家庭参与,让群众在看中学、在学中做,带动全镇形成创建“美丽庭院”人人都是责任人、都是参与者、都是受益者的浓厚氛围,推动“美丽庭院”示范村创建,串点成线、以点带面。大崀镇将“美丽庭院”创建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在各村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黄旗”评比制度,每一季度对先进村给予通报表扬、授予流动红旗,对后进村予以通报批评、授予流动黄旗,在村与村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进共建“美丽庭院”。
(红黄旗评比)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