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广东共有29个镇入选,其中,阳山县七拱镇(丝苗米)榜上有名。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是促进产城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成功入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七拱镇是怎么做到的?
七拱镇积极推动丝苗米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提质增效。图为七拱镇丝苗米产区之一石角村。冯国志摄
全面系统谋划 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七拱镇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来抓,全面系统谋划,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县主导、镇实施、部门配合、龙头引领、村民主体”工作机制,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坚持“点”“面”融合,全面推动工作的开展。
同时,强化规划引领,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有机融合阳山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先后编制《七拱产城融合园区发展规划》《阳山丝苗米省级农业产业园规划》,建立专家参谋机制,确保项目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1186亩丝苗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0多亩稻虾共作生态种养示范基地……近年来,七拱镇坚持创新发展,通过“科研院校+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加强深化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合作,购置新型农业机械设备,推广良种良法,带动周边镇种植优质稻1.2万余亩、提供农机服务2万亩,提升产业发展和水稻科技种植水平。
七拱镇是阳山有名的丝苗米产区。近年来,该镇全力提升产业发展和水稻科技种植水平。
2022年,七拱镇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5.69万亩(两造),年产优质稻2.56万吨,年产值约2.48亿元;种植农户1.2万多户,主导产业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万元,比申报时提高了23.2%。2022年,七拱丝苗米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43.73%。
坚持三产互动以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延伸业态
烘干车间、加工车间、仓储车间……在七拱镇石角村,占地面积近50亩的稻米加工厂潮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应俱全,烘干、清理、糙米加工、精米加工、分装等全程机械全自动化作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斤。
七拱镇坚持三产互动,推动农业与加工业融合、推进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应用中,大力推进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成了1个农产品网红直播基地。
潮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丝苗米加工设备。
截至2022年底,七拱镇已培育23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合作社98家,家庭农场105家,农业公司27家。有农业龙头企业8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辖内金穗华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商标局颁发的“金穗华晨”“映月七拱”等丝苗米商标。
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七拱还注重观光农业元素配置,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了农产品展示中心、七拱丝苗米文化展览馆。同时坚持以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延伸业态,加强拓展参观体验、亲子互动、科普教育等功能,串联各项特色资源,着力打造一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2019年起,七拱镇先后举办首届稻香文化节暨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启动仪式、南粤古道大赛等各类特色活动,并获评“2019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2021年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坚持创新机制 联农带农明显提升
近年来,七拱镇坚持创新机制,集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要求,培育水稻种植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合作社1家,探索建立“土地入股分红”“合作种植+订单收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促进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通过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七拱镇投入7亿元连续三年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耕地整治整合等44类项目进行奖补,为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出一批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人”。
近年来,七拱镇通过实施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七拱丝苗米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提质增效,七拱丝苗米产业标准化程度、品质优质率、产值、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当地农业龙头、成为阳山最具影响力的富民产业。
记者:段灿
通讯员:邓爱平 邓晓慧
编辑:林伟杰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