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
风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香飘农家忙,金黄的早稻铺满田间,开镰收割的时候到了。
7月17日,走进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阳山县七拱镇,不少田间传来机器轰鸣声,当地拉开了早稻收割序幕。
机械化收割。
在七拱镇石角村,随着机器马达声响起,阳山县七拱镇潮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早稻基地正式开镰收割。工人驾驶收割机穿梭在金灿灿的稻田里,将一簇簇水稻尽收其中。在丰收的喜悦中,水稻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为当地早稻收割按下“快进键”。
七拱镇潮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文雄介绍,当天收割的是今年首批早稻,种植约1200多亩。“首批早稻长势良好,亩产预测在千斤左右。我们会抓紧时间抢收,让市民早日品尝到我们生产的本地大米。”
收割现场,仅需10来分钟,收割机便可以将颗粒饱满、黄澄澄的稻谷直接运送到路旁的小货车上,随后,小货车便满载稻谷前往企业在石角村开设的丝苗米加工厂进行烘干。
阳山七拱早稻收割现场。
郑文雄介绍,公司的加工厂内有4台风干设备,每天可风干稻谷90吨。
“现在机械化、现代化程度高,4个人就可以管好一个工厂。”郑文雄介绍,机械化让稻米加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也保证了稻米加工质量。加工厂除了做好自己的产品加工、生产外,也为当地群众提供加工服务,村民前来风干粮食,工厂按照市场行情价格优惠20%,“希望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
另据了解,一直以来,阳山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始终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持区域统筹、责任共担,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力争面积、单产和总产实现“三增”。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18.3227万亩早造粮食生产任务,其中早稻任务9.79万亩,收成约3.7万吨。
丝苗米是阳山县大力发展的“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之一。七拱镇是阳山种植丝苗米的主要产地,该镇深入贯彻落实阳山县打造“五个五十亿”农业产业重要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引进优质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全丝苗米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有效扩大丝苗米种植面积,助力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段灿
通讯员:邓晓慧
编辑:林伟杰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