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人大代表和各干部的主动作为,为我们解决了这些烦心事。”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展现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阳城镇人大响应县委县人大的号召,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化解矛盾纠纷、处理解决问题新模式,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不断引导代表参与到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全过程,督促相关部门解决一批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推动“人大代表+”建设。
“人大代表+网格员”——解决群众身边事
“这几天突然没水用了,查原因又不知道哪出问题了......”居民邓爷爷于3月17日向城北东社区网格员反映情况的时候说道。
县、镇人大代表唐海环获悉情况后,立刻协同网格员一起到邓爷爷所居住的老旧小区附近走访了解情况,实地调查原因。在排查过程中,唐海环和网格员沿着水管,观察寻找了良久,都没有找到水管出现爆裂点。细心的唐海环反复观察,最后留意到离小院菜地不远处有积水从土里渗出,怀疑是水管在水泥地下裂开。
为解决邓爷爷一家的用水问题,唐海环立刻将调查情况和自己的疑点结论反映到镇规划建设办,由镇派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勘探、施工维修,并于3月20日完成水管维修工程,邓爷爷家恢复用水。
“人大代表+志愿者”——关心老人服务优
“家里没东西吃了,我出来找吃的找不到,我现在要回家,但是我不记得我家在哪了......”唐婆婆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来到城南派出所城北警务区,一边哭泣一边说道。志愿者同值班的辅警努力在安抚唐婆婆情绪,同时,联系了县人大代表王丽娟。
据辅警和志愿者所反映的情况,王丽娟了解到唐婆婆的儿子和儿媳白天需要上班,晚上才能回家,而且唐婆婆患有老人痴呆症,以为家里没吃的就跑到街上去了,之后想回家又找不着路,便跑到派出所哭述。王丽娟当即联系城北西社区,利用社区登记的居民资料,找到唐婆婆的家庭住址,并将唐婆婆安全送回家。
随后,王丽娟携带粮油面食等去探望唐婆婆,并了解老人近期的身体、生活及家庭情况,亲切和唐婆婆拉起家常,让唐婆婆笑不合嘴,通过送去粮油面食等生活用品用实际行动表达人大代表对唐婆婆的关爱之情。
“人大代表+民警”——民事协调通“心”桥
3月20日下午,镇人大代表吴漫宜接到社区居民反映,自家私人种植的果树被砍伐。吴漫宜在接到电话后立即和民警到现场核实,向双方当事人和群众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是由于土地使用问题发生了争执。
“一开始双方都不肯作出让步,你说我不对,我说你没理的。后来我们就从头把这件事情捋清楚,从互换立场的角度对双方耐心进行劝说引导。”经过吴漫宜和民警的耐心安慰、努力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赔偿协议书,避免了事情的继续恶化发酵。
阳城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策倡导、监督为民的优势,积极调动志愿者、乡贤、村理事会成员、妇联执委、法律顾问等热心人士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把“人大代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从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困的问题着手,多方面多举措助力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开拓高质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