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阳山大崀,镇里各公路沿线的村庄路口,可以看到设置有标牌清晰的“交通安全劝导站”,附近则有身着反光背心马甲的交通安全劝导员拿着一面小红旗在路边耐心地向过往车辆司机宣传交通安全出行知识……
据了解,今年来,大崀镇大力推进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着力建设高标准的农村交通劝导站,擦亮交通治理品牌,劝出乡村“大平安”。同时,充分发挥“一站多能”作用,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站多能,劝导站兼顾志愿服务等功能。
建好劝导站 筑牢农村交通“安全网”
走进大崀镇各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可见交通劝导反光背心、交通劝导袖章、劝导员帽子、LED停车指示牌、交通劝导锥形雪糕桶、宣传劝导旗、手持扩音器、安全头盔等在站内整齐摆放,还有各类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据介绍,为切实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大崀镇深入推进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建设,综合规划升级8个村委会交通安全劝导站建设,通过试点先行,建成茶坑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示范点。同时,松林村、坑塘、沙田等7个村劝导站都建成了板房式站点或在原来的村级候车亭基础上改建装修成交通安全劝导站,形成了固定的上岗场所,交通劝导“硬件”建设得到全方面提升。今年1月,茶坑村交通劝导站荣获“清远市星级劝导站”称号。
坑塘村交通安全劝导站。
大崀镇积极健全劝导站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了《交通安全工作制度》《交通管理“两站两员”八项措施》《交通安全劝导员工作纪律》等劝导站的制度规定。同时,整合人员力量,加强劝导站管理,明确劝导员工作职责,明晰工作纪律,并根据实际制定了奖补办法,设置定量的奖补资金,对成效突出的劝导员给予表扬奖励,劝导成效不明显的劝导员给予批评并扣发补贴。
另据了解,为切实提升乡镇治理效能,大崀镇还将交通劝导站打造成兼具开展交通违法劝导、交通安全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消防设备储存、消防安全检查和志愿活动驿站的多功能“站点”,以充分发挥“一站多能”作用,可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配强劝导队 畅通平安交通“大动脉”
近日,在X383线沿线的坑塘交通安全劝导站,一名群众驾驶电动自行车被安全劝导员拦下。这名群众着急出门办事,忘了佩戴安全头盔。
劝导员在站内拿起一个安全头盔给群众戴上,提醒群众一定要注意规范出行,时刻谨记交通安全。
群众对此非常感激:“早上急着出门,一下忘了佩戴安全头盔。劝导员及时纠正了我这一行为,还借了头盔给我,并给我宣传了交通安全知识。他们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平安出行保驾护航,内心觉得非常温暖,也非常感激。”
劝导员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提醒摩托车驾驶员遵守交通规章制度。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的设立,为农村群众的出行拉起了一条安全线。
“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危险很大,要小心注意!墟日路上车子多,开慢一点……”交通安全劝导站的劝导员身穿交通劝导反光背心,臂戴执勤红袖套,守在出村路口,牢牢盯着过往车辆,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马上前劝导。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出现在大崀8个劝导站。严谨负责的工作、朴实的乡音,构成了一道和谐的风景线。
为加强劝导员队伍建设,大崀镇还积极利用镇委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劝导站等平台,定期邀请交警中队的民警和交通部门领导为劝导员等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让他们更好地为村民群众服务。
强化宣传宣讲 奏响和谐交通“进行曲”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大崀镇开展了系列交通执法大行动,累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20余起,查处无牌无证摩托车辆30多起,电动三轮车违法改装、驾驶人不戴头盔100多起,交通劝导数据15000多条……
在墟日或特殊时间节点,大崀镇政府交通管理站会联合派出所、交通中队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和执法行动,查处违法占道,货车故意污损号牌、超载、驾驶无牌无证车辆上路等违法行为。同时,在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中,执勤人员会按照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逆停、违停的车辆进行劝离,对号牌污损、超载的货车依法予以处罚,并积极向沿线商铺及过往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以及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
为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大崀镇还常态化在交通安全劝导站和圩镇,通过摆放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与村民零距离、面对面交流,着重阐述乡村地区易发多发交通违法行为,诸如未系安全带、未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酒驾醉驾、报废车上路行驶、农用车三轮车违法载人等危害,告诫群众要牢固树立交通安全防护意识,自觉摒弃“图方便”“不在乎”“无所谓”的心理和交通出行陋习。
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
自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工作以来,行走在圩镇的道路上,驾驶无牌无证车辆的现象少了,不带头盔驾驶摩托车的情况少了,乱停乱放的现象少了……与此同时,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道路通畅了,路上的志愿者多了,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
记者:段灿
通讯员:黄文涛
编辑:林伟杰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