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85号“关于进一步加大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工作力度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 2023-06-13 09:56    来源:本网   点击: - 【字体:

 

  肖丽华代表:

  您在县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工作力度的建议》(按编号第8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改革创新,通过基础教育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努力推进全县基础教育城乡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目前基本情况

  近年来,通过落实经费倾斜加强小规模学校提质升级;通过落实《清远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配备和管理标准(试行)》加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通过灵活措施均衡配备教师实现城乡教育质量同步提升;通过校园专线运营保障边远山区小孩平安上学;通过教育创强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和均衡化发展。目前,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100%,13个乡镇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顺利认定,阳山县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称号。

  二、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加大投入,提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力。近年来,黄埔学校、城北小学、花阳小学相继建成,七拱镇石角小学扩建,共增加学位5940个。2023年9月县二中新校区竣工投入使用,增加初中学位300个;整合县二中与县二小教育资源,通过改建增加县二小学位1260个。2024年规划扩建韩愈中学,新增初中学位900个。

  (二)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全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育人环境内涵。坚持以“贤”文化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人文素养和提升学校文化实力为根本宗旨,积极实施《阳山县教育局关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让学校更像学校,让教师更像教师,让学生更像学生。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校(园)长、教师能力素质。

  (1)提高校(园)长办学治校能力。加大校(园)长培训力度,落实校(园)长培训制度。实施校(园)长“领航”工程,以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为重点,分层分级培养一批“种子校(园)长”。

  (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高度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各学校(幼儿园)按照教师队伍总数10%的比例培养本校(园)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3)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行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县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重点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课程实施能力。  (4)加强乡村教师配备。针对我县部分专业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根据全县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空编情况,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根据教学需求,核定适量的教职员空编,结合我县实际,近年来共招聘入职教师73人,其中乡镇教师47人(紧缺学科体育8人、美术4人、音乐6人)。乡镇学校教师未来将以公费定向培养方式补充,吸收更多的优秀教师,进一步优化我县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局积极做好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宣传、招生培养工作,不断补充乡村师资力量。2022年有101名公费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到我县报到,目前已按文件及相关协议安排在乡镇各中小学、幼儿园任教,为我县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三)加强交流,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1.积极开展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活动。我们于2022年1月分别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卫士职业技术学院、花都区教育局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明确帮扶项目和帮扶内容。全县含乡镇学校共47所中小学(幼儿园)与花都区37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实现教育结对帮扶覆盖率100%。

  2.开展跟岗学习和支教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基础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支教跟岗帮扶人员选派工作的通知》(粤教师函〔2022〕5号 )精神,制定工作实施方案,选派了15名青年骨干教师于8月31日分别到花都区秀全中学等6所学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跟岗学习。同时,花都区教育局选派了15名骨干教师分别到我县阳山中学等6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

  3.推进交流轮岗,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由于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积极选派县城和乡镇教师进行交流轮岗,既满足县城教师的需求,又通过交流轮岗缩小县镇教学能力的差距。

  4.落实《阳山县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教育发展共同体实施方案》,按照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原则,充分发挥县城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把县城6所优质学校按照“1+1”的形式与阳城镇坪心小学等6所学校缔结城乡结对帮扶教育发展共同体。待管理运行比较成熟后,从“1+1”形式发展到“1+X”形式,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参与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共同体建设,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着力解决“乡村弱”的问题。

  (四)乡村教研全覆盖,缩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

  1.建立县级学科中心教研组。通过学科中心教研组的有效运作,解决乡村学校由于规模小,教师难以有效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难题,城乡学校可以同步使用县级中心教研组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为优化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

  2.推行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促进乡镇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发展中心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初中推广运用“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示范引领,专题讲座,视导督促等方式策略,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初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加强教研指导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各中小学校要在“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项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示范培育学校”的带动下,继续指导乡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以学科课题实验为抓手,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提升教学质量。

  (五)加强乡村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应用能力。

  目前,全县已实现乡村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互联网网络全覆盖,在推进“互联网+教学教研”工作中,要多形式大力推动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或指导参加评比及各类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技能,让大多数村小教师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感谢您对我单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



                                                                                                                                          阳山县教育局

                                                                                                                                         2023年5月30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85号“关于进一步加大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工作力度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3-06-13 09:56
来源:本网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