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相关要求,全方位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拥有不低于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月26日,阳山县教育局召开全县学校体育工作专项会议,聚焦“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一重要议题,深入研究并精心部署相关工作,全力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会议对《阳山县教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方案》进行了多维度详细解读。该方案对课时统筹、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场地设施建设以及校园体育文化(赛事体系)等方面均有明确要求。方案规定,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县各中小学校需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每天2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同时,逐步推进每天1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的目标,确保到2026年秋季学期,全县各中小学校能全面实现这一目标。该工作方案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启探索阶段,至2026年秋季学期全面落地,分四个阶段有序推进。此外,会议还鼓励全县中小学将课间时长从10分钟适当调整至15分钟。
会议对各学校提出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晨练、下午课后等时间段,组织形式丰富多样、时长为10—15分钟的体育活动,积极探索上、下午各开展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模式。进一步丰富课间“微运动”的内容与形式,探索推行课间15分钟制度,充分保障学生课间活动的自由。同时,紧密结合阳山县重点推广的校园跳绳、匹克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合理统筹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早锻炼、午锻炼以及课后体育服务等时间,切实保证每天2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此外,要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赛事在激励学生踊跃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助力学生养成顽强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构建县校分层分级的赛事体系,完善分学段、跨区域、分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架构。鼓励各校积极采用“主客场”“邀请赛”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层面的体育比赛,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全力打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比赛”的活力校园体育文化。
会议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校需深入学习并严格贯彻国家、省、市级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切实重视增加体育课时的工作。同时,要严格遵循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工作落实。各学校需依据时间节点,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秉持“一校一策”原则,因地制宜地明确目标任务与具体实施举措,确保在2026年全面达成目标任务。
为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地,县教育局将“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范畴,融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并作为教育督导的核心内容。将定期对各学校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对落实不力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与此同时,县教师发展中心将组织体育学科中心组教研员深入全县43所学校进行蹲点指导,强化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教研工作。重点针对新的课间时间和新增体育课展开深入教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微课间体育活动指引,切实提升课间微运动的质量与效果,扎实推进每天2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落实,全力推动每天1节体育课的工作进程。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