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阳城镇:乘群众参与之势绘就“百千万工程”壮美新篇
时间: 2025-02-06 16:13    来源:本网   点击: - 【字体:

 

  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阳城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进风貌管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绿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多方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汇聚多方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四个聚焦夯实党建引领“奠基石”

  聚焦统筹规划,谋篇布局定方向。阳城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积极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组建专项领导小组,深入各村(社区)开展调研,充分了解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现状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案”的方案。

  聚焦“一把手”亲自抓,压实责任保落实。“一把手”亲力亲为,以“夜班车”“现场会”的形式,深入了解群众想法,精准部署工作。深入镇村基层一线调研督导,带动班子成员深入现场办公,对风貌管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流程严格把关,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聚焦党员干部示范,模范带头树标杆。党员干部积极践行“五个带头”,即带头“敲门入户”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带头绿化自家房前屋后、建设“美丽庭院”及“四小园”;带头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带头出工出力让地支持村中基础设施建设;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聚焦村干部领航,“头雁”带动群雁飞。抓好村级头雁队伍建设,举办“书记大擂台”,积极培育“金牌领路人”,发挥好党组织结对共建的作用,实现“强镇带村、强村带组”,定期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与群众交流活动,共商发展良策,带动村干部深入群众队伍,形成紧密联系群众的良好风气。

四个覆盖延展群众贡献“多维度”

  覆盖生态领域,群众共建绿美家园。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先行,代表带动,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召开热心人士、企业座谈会144场,组织开展“绿美阳山党员先行”义务植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我为家乡种棵树共绘绿美阳山新画卷”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发动各基层党支部、学校、企业、乡贤代表等8000多人齐参与,带头种出一片片“青年林”“巾帼林”。

  覆盖风貌领域,百姓同塑特色风貌。多次召开村民研讨会,动员群众采取“自己出点子、集体定方案、就地取材料、本地找用工”等方式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组织村民代表到改造成功的村庄观摩学习,转变村民观念,从“不情愿、不配合”变为“我愿意、我争先”,积极主动参与到“百千万工程”村庄风貌管控中来。

  覆盖基建领域,助力夯实发展根基。以培育典型村为契机,结合积分制、荣誉表彰、政策支持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采取“建管合一”的方式,强化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意识和责任感,群众主动参与开展“四小园”和“美丽庭院”建设管护,主动让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以来,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村巷道硬底化、水利设施修缮、文化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有效提升各村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覆盖产业领域,激活经济发展动脉。围绕“有什么”,找准“干什么”,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经济,“活化”让“三地”焕发新风采,利用闲置资源打造的连乡别院、伴山民宿、“山上”咖啡店等都是探索“三地活化”的典型案例。同时通过村企合作,构建“入股经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党组织+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深度发展模式,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盘活闲置资产,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激活经济动脉。

四个投入丰富群众助力“工具箱”

  投入资金支持,携手共助聚沙成塔。“多方捐,比例担,资金聚”。采用“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农房风貌改造,通过群众自筹超180万元。同时拓展资金来源,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才等社会力量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累计发动企业老板、妇女代表、返乡大学生、村民群众等社会力量2万多人次,筹措社会资金约70万元。

  投入人力奉献,投工投劳添砖加瓦。“施工建,群众监,人力献”。在风貌管控、和美乡村建设中,构建起“专业施工,群众参与”的协同模式,一方面是采用“以工替资”的方式让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出材料,群众自规划”的形式,组织群众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美丽庭院”建设。同时积极发挥群众人人是监督员作用,利用“全民认养,共植共护”等形式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种植养护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见效。

  投入材料保障,慷慨献材稳固进程。“废材集,新材捐,材料齐”。大力倡导资源回收利用与社会捐赠。在风貌管控项目中,开展废弃材料征集行动,广泛宣传群众将家中废弃的石头、瓷砖、泥沙、板材等材料主动贡献出来。积极发动群众捐赠绿化建设所需的树苗、化肥等,建立完善的捐赠登记与管理制度,依据绿化项目需求进行科学分配,确保材料高效利用。

  投入智慧赋能,建言献策共建家园。“广纳言,速回应,智慧显”。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智慧收集平台,充分挖掘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喇叭、意见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另一方面召开村民座谈会、组织入户访谈、设立项目意见小组等方式,深入了解项目影响相关群众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共收集群众建议180多条,群众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在小区增设绿化、体育设施、无障碍通道等。群众的意见让老旧小区改造更加人性化,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换发“新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阳城镇:乘群众参与之势绘就“百千万工程”壮美新篇
时间:2025-02-06 16:13
来源:本网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