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
太平镇镇长 谭雄辉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发展、富裕、和谐”新太平的总目标和“工业突破年、教育年、和谐年”的具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镇域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有新提升
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1383.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319.8万元,同比增长7%;工业产值7064万元,同比下降5.4%;完成国税、地税236.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9.9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90.6万元,同比增长49.4%;财政总收入14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增长8.6%。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三农”工作有新促进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30多万元,修复大小陂头15个,维修井纹、佛祖洞、牛鼻圳等圳渠8条共1200多米;投入25万元建设大城水利工程
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抗旱复产减少群众损失。在去年的抗旱复产工作中,共投入资金5.885万元,缓解农作物受旱面积8630亩,改种花生、番薯等作物2196亩,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的损失。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品种为重点,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去年,全镇新发展养猪大户9户,50亩以上种果大户6户,连片种植萝卜300亩。初步形成传统种植观念向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以品牌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上半年,我们选定龙塘村新营、永东两个自然村作为试点,到目前止,已筹集到10多万元资金用于示范点建设,新建篮球场2个,硬底化巷道
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谐太平有新步伐
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继续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去年下半年开始免收农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并对特困学生给予困难生活补贴,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教育投入,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第二小学中学部一幢三层综合教学楼、太平中学综合运动场、新教学楼和办公楼已投入使用。于去年12月顺利通过市督导验收,成功创建市“教育强镇”。
卫生事业上新台阶。加大卫生经费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去年镇卫生院业务收入145.3万元,同比增长59%。巩固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2007年我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人口计生工作有新突破。进一步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生工作管理机制。狠抓节育政策落实,突出抓好一孩上环,二孩结扎、查环查孕和孕情检查,政策外生育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年共落实计生“四术”690例,其中结扎238例(纯二女结扎28例)、上环409例、补救措施43例,平均查环查孕率86.5%,征收社会抚养费160万元,清理往年出生漏报347人。人口出生自然增长率为5.54%,顺利通过市、县的计生考核。积极开展计生“三随访”和创建“镇无政策外多孩出生、村无政策外生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把维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民事纠纷的协调处理,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认真抓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受理群众来人来访共7件,办结6件,对14宗疑难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并已办结,没有发生到省市县集访事件,2007年信访考核结果为优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重点整治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管理制度,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努力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资源、环保工作逐步加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增强环保意识。禁止各行各业非法排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保持青山绿水的秀丽景观,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森林防火工作效果明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防火队伍的建设,除了国家生态公益林管护员外,聘请15名护林防火专业队员,组成一支共25人的护林防火工作队伍,认真落实省、市、县的防火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平时的巡查和监控,减少森林火灾效果明显。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执法力度,认真开展好食品、医药卫生、交通、消防、企业等重点行业的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全年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殡改工作逐步完善。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的宣传力度,做好遗体火化跟踪服务工作,去年火化遗体220具,火化率100%,加强骨灰管理,公路干道两旁视线范围内无出现新坟和旧坟翻新。
四、着力民生问题,民生保障有新举措
创新扶贫路子。一是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认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特别是抓好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全年培训370人,新增劳力输出864人,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认真配合好县城各大鞋厂等企业的招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为阳山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二是抓好农村安居工程。去年我镇的扶贫安居工程(危房改造部分)共60户,其中省扶持30户、市扶持30户,已全部完成了改造,解决部分贫困群众住房问题。
加强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低保户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去年我镇农村五保户144人,月核发生活费12960元;农村低保818户,1465人,月核发保障金59335元;城镇低保3户7人,月核发保障金500元,并落实低保应保尽保,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五民”活动成效显著。精心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农村,走访特困群众家庭,直接倾听群众呼声,诚心为民办事,排忧解难。一是多方面筹集资金70多万元,修复已荒废10多年的大城村水利主圳渠道,解决了大城村1000多亩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二是抓好回访服务活动。对200多户计生对象、五保户、特困户、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进行重点回访,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困难,并送上生活物资和慰问金。三是帮助阳山矿业有限公司苦竹坑矿山协调解决因占用林地、生产用水污染、矿石运输受阻等纠纷问题;帮助牛岗岭矿山清理乱采滥挖的现象。四是抓好城乡清洁运动,抓好城镇“六乱”现象整治。五是抓好新农村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球场、村道等公共设施。
五、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执政能力有新提高
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机遇意识、紧迫意识、开放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全面履行职责的能力。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改进,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提高。树立“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速度”、“细节决定成败”新观念推动了各项事业上新台阶。
加强民主法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妥善处理人大的各项“审议意见”,落实政府工作议事规则,实行集体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坚持从严治政,促进廉洁自律。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镇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群众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全镇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位代表的监督,离不开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广大农民、知识分子、工人、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太平镇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2007年的工作,我们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思想还不够解放,人口计生工作底子还比较薄弱,经济总量还比较小,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增长不够快,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机关效能建设还需加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民主法制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维稳工作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努力解决。
2008年工作意见
2008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部署,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三化一园”发展战略,以建设“发展、富裕、和谐”新阳山为总目标,以“思想解放年”、“工业突破年”和“社会建设年”为总要求,夺取救灾复产全面胜利,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太平。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工业产值增长20%;农业产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重抓好救灾复产,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
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镇遭受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白莲片的三个村受灾比较严重。受灾小水电站1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7300亩,直接经济损失365万元;养殖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万元;林业受灾面积296000亩,直接经济损失2655万元;农村饮水工程受灾9宗,直接经济损失125万元。为确保实现不冻死人、不饿坏人、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的目标,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合计7.5万元,其中棉被234张,大米15750公斤,衣被433件,受救灾人口共826户2269人。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根据省、市、县的指示精神和周密部署,为进一步夺取救灾复产的全面胜利,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镇上下一致,加强领导,群策群力,万众一心,集中人力、物力,把抗灾救灾工作摆上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迅速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强化协调配合,切实抓好灾后复产重建,迅速组织补种、复种和抢种,抓好春耕生产。大力弘扬救灾复产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浓厚的救灾复产氛围。
二、着重抓好工业发展,促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计划集中力量抓好工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模式,镇成立矿产资源综合治理工作组,抓好矿产资源合法开发利用,整顿市场秩序,治理乱采滥挖现象,维护合法开采者的利益;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尽快促成六暗冲、犁壁山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镇域经济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三、着重抓好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招商工作,抓好“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抓好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上半年完成大城村水面桥的建设;抓好大城村1200亩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争取上级支持,全面开展农田水利清淤和维修,尤其是抓好太平龙塘石龙陂头、三和陂头、清水一、二陂陂头及鹅公带水利、牛鼻水利的维修;计划投入10万多元解决毛崀村庙前、万丰食水工程;争取杏棠、龙塘2500亩农田基本建设综合治理、太平镇补充耕地600亩易地开发(杏棠)和杏棠、龙塘、毛崀安全食水工程的立项工作;跟踪好顺德大良一龙公司在湖洞村的锦鲤养殖项目;协助搞好白莲片700亩“南药”生产基地的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新营、永东村小组的新农村试点工作。
四、着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加大农村交通建设力度。我镇12个行政村已完成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全年计划抓好大清、清水、太平等村委会
提高圩镇管理水平。一是扎实做好城镇新区规划;二是对街道交通混乱的现状进行整治;三是全面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对街道市容市貌和清洁卫生进行治理;三是对街道占道经营、乱摆乱卖,乱停乱放进行整顿。建设卫生、整洁、文明的乡镇。
五、突出资源整合,进一步协调事业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是增加教育投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争取上级支持投入20万建太平中学新运动场围墙、校园西北围墙及两个排球场;争取上级的大力支持投入8.7万元为第二小学购置10台教师用电脑、有关教学仪器、器材、用品、读物,完善阶梯教室有关设施及铺设
强化卫生事业。一是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服务体系。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增强突发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二是继续巩固和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巩固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大力争取上级支持投入140万建一幢四层约
保持人口计生工作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抓好计生“四术”库存的清理、查环查孕、征收社会抚养费,切实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抓好当年出生节育措施的落实;突出抓好当年政策外生育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突出抓好连续两次应查环查孕未查对象的跟踪落实。落实好产前、产后、术后“三随访”工作,抓好创“两无”活动,进一步巩固计生工作成果,全面完成县下达的人口计生各项指标。
狠抓安全生产。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培训年”、“执法监察年”、“建设年”为契机,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促进政府和企业两个责任主体到位,加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执法力度,突出抓好食品、医药卫生、交通、消防、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生产行为和生产安全事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
加强资源、环保工作。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保证经济社会建设用地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强环保宣传,增强环保意识,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把维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深入推进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抓好信访、调解工作,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民事纠纷的协调处理,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抓好派出所“三基”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重点抓好两抢一盗、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和整治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坚决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坚决扫除“黄、赌、毒”。努力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规范财税管理。一是提高财税收入质量。加强税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确保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通过发展来培育大财源,抓好现有大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壮大产值,增加税收收入,争取完成今年的税收任务。二是提高财政支出质量。坚持“量财办事、量入为出”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提高财政监管质量。完善“村帐镇代理”财政体制,健全财政监督体系;加强村级(含3万元以上年收入的村小组)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村级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抓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认真抓好县内企业的招工宣传,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为阳山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加强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抓好低保、五保工作,确保低保户、五保户生活有保障;建立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抓好参合人员的药费核销工作。
切实巩固殡葬成果。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殡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骨灰管理,禁止在公路干道视线范围内及城镇规划区乱埋乱葬及旧坟翻新,坚决治理违规土葬,确保遗体火化率达到100%;继续抓好殡改新路子,抓好公益性墓地建设。
抓好森林防火及山林纠纷。加大森林防火资金投入,加强防火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山火的监控力度,落实预防措施,严格野外用火管理,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责任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灾后林业生态的恢复。加大对山林纠纷的调处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内部矛盾。
全面发展其他事业。精心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山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抓好村级网络改造,发展有线电视用户。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加强武装工作,抓好民兵基础建设,做好“双拥”优抚工作。此外,抓好侨务、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及残疾人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本镇实际,在5月底前,依法、依照有关程序选出村“两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按时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六、突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施政能力
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以人民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人民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强化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县政府提出的“四个突出”,努力把政府建设成为创新型、务实型、法治型和廉洁型政府。
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突出落实“6件好事实事”:
1、建设乡村道路26.3公里;2、抓好城镇清洁工程(建设公厕、完善垃圾填埋场);3、改造大城村1200亩农田;4、建设毛崀村庙前、万丰食水工程;5、建设水利陂头(石龙陂头、三和陂头、清水一、二陂陂头;6、鹅公带及牛鼻圳水利建设。
各位代表!太平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今后肩负的任务更加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同心同德,把握机遇,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发展、富裕、和谐”新太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