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2010年5月14日)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11-11-25 00:00    来源:阳山县阳城镇   点击: -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10514日在阳城镇第十一届

人大第五次会议上

 

     李神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阳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我镇围绕县委、县政府“突破年、建设年、落实年”的工作部署,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抓好“三促进一保持”,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平稳向前发展。

全镇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2.8%;农业总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9%;第三产业4.2亿元,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2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4019万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元,同比增长9%;国地两税收入4390万元(其中国税730万元、地税366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7%

一、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理念,切实开展各项目用地“征拆”工作,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共完成征地1057亩,其中阳山三桥35亩、屋村11万伏变电站28亩、松荣市场40亩、教育资源整合65亩、污水处理厂35亩、麻地冲看守所、武警中队用地165亩、新世纪欢乐世界70亩、松荣大道200亩、城防建设419亩。完成拆迁50060平方,其中中轴线37510平方、松荣大道11000平方、污水处理厂800平方、城防工程750平方。中轴线西面主车道水泥路面宽16米铺设完毕,通儒第一回迁安置小区进入装修阶段,面积约3.5万平方,第二、三安置小区正在动工兴建。位于雷公坑青少年文化宫东侧的镇综合文化站已上报了有关报批立项资料,正在申请建设资金。

二、创新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工业立镇”理念,抓住清连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和省实施“双转移”的大好机遇,利用我镇矿产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宣传推介活动,筹备矿产、粉体企业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据统计,全年共引进外资6亿元,其中新引进的阳鸣豪庭、锦锈豪庭、骏豪雅苑、松荣市场、松荣大道、通儒城中村改造、桑斯博里食品公司、粤北行新厂、煜阳铸造厂等14个项目投入资金3亿元,原有的碧桂园、贤令书苑、贤景湾、三泰、海逸华庭、富百氏、阳山鸡有限公司、金淘精密有限公司、县城供水二期工程、神笔山旅游景区二期、鸟鸣洞旅游景区二期等13家企业增加投资3亿元。

三、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提高,服务更趋人性化。大力宣传计生新《条例》,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多册,开办各类型计生专业培训班12期。贯彻落实计生层极动态管理责任制,实行流动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加大创建“两无”村工作力度。全年共完成上环898例、结扎305例(其中纯二女结扎78例)、补救措施147例,第三次查环查孕率为96.42%。全年的出生率为11.36‰,政策生育率为94.7%,自增率为6.6‰,男女性别比为109100。创建“两无”村12个,并经县验收合格。全年完成征收社会抚养费282万元,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

四、着力做好改善民生工作,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稳定粮食生产,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力度,全镇共发放种粮农资综合直补234.42万元、水稻良种补贴46.8万元、母猪补贴16.4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19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8.4万元,调动农户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二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和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年共报销合作医疗门诊、住院医疗费968.3万元,减轻了群众负担,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三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及时发放社会低保生活费、五保供养费、助学、助残、危房改造、医疗救助和社会福利救济等各项社会保障资金114.04万元。四是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走“内转外输”之路,全年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80人,其中县内就业976人,县外就业804人。五是抓好殡葬管理工作,全年共清理“两道两区”范围内乱葬坟墓602座,强制起棺火化遗体3具,实现遗体火化率100%。六是加大农村公路、水利建设的投入。全年投入58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22.8公里。新修八座电灌站投入146万,10宗安全饮用水工程计划投入400万元,已投入110万元。七是加快创建生态林业。积极推进生态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全镇种植生态林7500亩。八是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古代建筑、岩画碑刻、近代重要代表性建筑列入保护范围。九是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稳步推进,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创建市、省级卫生村活动初见成效。2009年鱼水村小组顺利通过创建省级卫生村验收,是全县唯一省级卫生村。十是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好转。投入12万元装修完善了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加强对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种因素、矛盾进行摸底排查。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2宗,办结91宗,办结率为98.9%。城南派出所刑事案件立案312宗,破案108宗;治安案件1031宗,查处952宗;黄、赌、毒案件50宗,处理50宗。城东派出所刑事案件立案45宗,破案15宗;治安案件430宗,查处430宗;抓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20名。镇司法所排查民事矛盾纠纷9宗,调处9宗,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五、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效推进。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共举办学习辅导会37/次、组织讨论交流会、走访座谈会64/次。编印简报五期,干部撰写学习心得1630多篇,镇班子成员撰写个人剖析材料19篇。镇督查组下乡指导基层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二是班子领导率先垂范。通过转变作风促进工作落实,抓关键、抓重点,带领全镇干部职工用更多的精力、时间为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深入贯彻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压缩行政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做到勤俭办事。四是加强会风会纪管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会风会纪的通知》,有效地促进了会风会纪的进一步好转。五是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法制网络,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加强普法教育,增强法治意识,掌握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管理的方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六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坚持政府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3件,办结率为100%。七是关心村(居)干部工资福利,从2009101起,村(居)干部工资每人每月增加50元,月增资总额达8950元,年增资近11万元。村(居)干部的年终考核奖金从原来100分为3000元增加到满100分为3500元,年增9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镇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是在座各位代表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干部职工群众团结拼搏、和衷共济、干事创业、务实争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阳城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列席代表、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挂驻我镇的上级单位和参与、支持、关心阳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总产值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完成年任务的92.8%。二是征地拆迁工作难度比较大,长远发展与眼前利益的矛盾仍然存在。三是镇级经济增长不够快,增幅不够高,财政收入比较薄弱。四是社会维稳形势依然严峻。五是招商引资办法不够多、力度不够大。

 

2010年主要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我镇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牢把握机遇,坚定信心,狠抓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粤北山区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粤北“绿色经济强县、旅游休闲胜地、山水宜居城市”的目标,以“工业年、加速年、和谐年”为主线,全力推进阳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农业总产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

一、推进功能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力度。根据省、市、县对我镇功能区的划分,重点发展轻工业、物流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科教文卫业,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县城中心。抓住清连高速开通的有利时机,做好工业发展规划,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切实为投资商解决用地、建厂、办证、生产、经营等实际困难,推动工业向园区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着重抓好10个续建项目和2个扩建项目以及5个新建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全年引进外资突破7亿元。全力加快民营企业发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以规划引导城乡建设,实施县城规划区内城北片、城南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加快房地产业和廉租保障住房建设,大力开展“三旧”改造。继续把规划县城、建设县城、管理县城作为主要责任,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拉通中轴线,建好通儒小区回迁楼;按时完成松荣大道、武警中队、看守所、消防大队、教育资源整合、220千伏输电线路等县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加快推进江滨路、水轴线、城防工程、人防指挥中心、县城供水二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和旧城改造步伐。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三、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三农”工作。继续加大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切实抓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活动。一是以点带面,以黄竹、鱼水、雷公坑、环城新村等新农村试点村的建设为契机,逐步扩大到全镇其他村。二是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10宗水利建设和食用水工程,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三是在全面完成“村村通”公路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自然村硬底化建设,切实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四是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动员和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册农产品商标,提高农产品档次。推动无公害蔬菜、优质水稻、优质水果、淮山、有机菜、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五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室、村道巷道等公共设施建设,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试点工作、太阳能热水器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卫生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六是着力打造生态屏障。以封山育林为抓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重点抓好绿色通道、矿山复绿、防护林带等绿色生态工程和“生态文明万村绿”活动;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巩固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四、落实层级动态管理,力促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阳山县201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意见》的总体思路,创新考核方式,加大经费投入,抓好计生软硬件建设;抓好“四术”尤其是纯二女结扎的落实,强化“双查”工作,加大对缺查对象的追查力度,强化依法行政;突出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落实流动人口“一盘棋”;强化计生综合治理,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完善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推动计生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居),进一步做好计生新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构建和谐计生。全年争创“两无”村要达到16个以上,全面稳定低生育水平。

五、关注民生,增强共建社会凝聚力。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做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完善学校质量评估考核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认真做好免费婚前检查工作。三是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下。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双拥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失地农民、村(居)“两委”干部的养老保险保障途径。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四是深入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按期完成脱贫目标。五是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继续抓好创建省(市)级村活动工作,确保到今年底全镇26个村(居)委会中有30%创建成为省(市)卫生村。加大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力度。六是落实种粮、良种、农机购置补贴,用足用活扩大内需政策,推进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拉动农村消费增长。

六、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发展其他事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坚持打防结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建立健全信访责任追究制,实行领导开门接访、主动下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严格防范群体性和恶性案件发生,确保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抓好安全生产、环保和消防工作,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大力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生猪屠宰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继续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治安管理、维护校园治安环境,确保学生、老师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侵害。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按时建成阳城镇综合文化站;加强民兵应急队伍建设,抓好民兵预备役和征兵工作;加大打假、打传、打私力度;抓好旅游、财税、统计、工商、信息、档案、民族宗教、工青妇、儿童和关工委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以务实促发展,进一步形成朴实的文风政风,树立讲认真、强督查、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加快发展上,用到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用到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树立一个勤政、为民、务实、清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开创“十二五”规划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镇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组           2010514日印发

                                        (共印180份)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2010年5月14日)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1-11-25 00:00
来源:阳山县阳城镇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