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年鉴·2008
太平镇
【基本情况】
指 标 |
单 位 |
2006年 |
2007年 |
区域总面积 |
平方公里 |
297.4 |
297.4 |
村民委员会 |
个 |
12 |
12 |
村民小组数 |
个 |
298 |
298 |
户籍户数 |
户 |
9216 |
9373 |
户籍人口数 |
人 |
40257 |
40707 |
其中:非农业人口 |
人 |
1577 |
1536 |
工农业总产值 |
万元 |
20855.1 |
21383.8 |
固定资产投资 |
万元 |
8279 |
11590.6 |
地方财政收入 |
万元 |
894 |
963 |
农民人平纯收入 |
元 |
4042 |
4390 |
名优特产 |
铁矿、林木、柑桔、四大家鱼(鲩鱼、鳙鱼、鲢鱼、鲤鱼) |
||
主要工业企业 |
苦竹坑矿山、牛岗岭矿山、七星桥水电站、七星桥二级电站、黄沙电站等 |
历史沿革 太平镇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1914年至1954年)属第八区管辖,1955年8月八区政府另设太平区,1957年12月30日撤区设立太平乡,1958年撤乡设立太平人民公社,1958年11月7日阳山县建制撤销后隶属七拱人民公社,1960年10月恢复阳山县建制,再设太平人民公社,1968年3月太平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1月撤社设太平区,1986年11月撤区设太平镇。
地理位置 位于阳山县南部,距县城28公里,东与七拱镇、清新县毗邻,南与杨梅镇相连,西与怀集县、连南县接壤,北与七拱镇交界。有太平、白莲两个圩场,省道260线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环境 地貌以山地为主,其次是小部分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亚热带气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红薯、花生、黄豆、柑桔、木薯、木材、“四大家鱼”等,有“鱼米之乡”之称。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铜矿、铅锌矿、云母矿、莹石矿等。
【特色种养业迅速发展】 2006年种植反季节蔬菜面积达1200亩;水产养殖面积达3000亩。县委、县政府授匾太平村为“水产养殖专业村”、沙陂村为“种桑养蚕专业村”、湖洞村为“水果、蔬菜专业村”。2007年,继续抓好反季节蔬菜、水果、蚕桑种植和“太平鱼”的推广养殖,全镇新发展批量150头以上养猪大户9户,50亩以上种果大户6户,沙陂村连片冬种萝卜300亩。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2006年11月,成功引进鑫大矿业有限公司在杏棠村投资1000万元开采铅锌矿;2007年引进外资200万元在清水村建造松树坑电站;引进280万元种植速生林6500亩;引进外资55万元在太平村冯屋建肉鸡场;引进195万元在田庄村发展养猪场;争取到致德矿业有限公司再投资800万元在牛岗岭矿山建选矿厂;引进顺德大良客商投资1600万元在湖洞村建1000亩的锦鲤养殖基地。两年共引进外资4150万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交通建设方面,2006年投入361万元改造太平村三和、毛崀村三门冲、围龙村江边等水泥硬底化乡村道路7条共19公里,2007年投入242.5万元改造通大城村、清水村、大清村公路11.5公里及白莲街道。水利设施建设方面,2007年投入55万元,修复大小坡头15个,维修水利圳渠9条共3200米。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2006年投入50万建第二小学中学部综合教学楼一幢。2007年投入355万元迁建太平中学综合运动场和建新教学楼、宿舍楼各一幢,购买一大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太平镇创市“教育强镇”于2007年12月顺利通过市督导验收,成为了市“教育强镇”。
卫生事业上新台阶 2006年全镇有2320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1730人,覆盖率59.65%,增长4.45%,全年住院补偿人数961人,补偿金额910221元;2007年全镇有3681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13612人,覆盖率95%,增长35.35%,全年住院补偿人数1574人,补偿金额1952865元。2007年镇卫生院业务收入145.3万元,比上年增长59%。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全镇落实计生“四术”节育措施348例,其中结扎92例、上环224例、引产10例、人流22例,计生率87.02%,查环查孕率95.25%,人口出生自然增长率为4.51‰,征收社会抚养费42万元。2007年全镇落实计生“四术”节育措施690例,其中结扎238例、上环409例、引产4例、人流39例,计生率74.58%,查环查孕率86.5%,人口出生自然增长率为5.54‰,征收社会抚养费160万元。
民生保障有新举措 2006、2007年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381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381人;2006年发放军属优抚款、烈属抚恤金、伤残军人和老复退军人补助金215802元,发放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金142560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助金351660元;城镇低保对象金6000元;2007年发放军属优抚款、烈属抚恤金、伤残军人和老复退军人补助金264669元,发放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金155520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助金71万多元;城镇低保对象金6000元;抓好了60户农村安居工程(危房改造),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2007年开始,以龙塘村新营、永东两个自然村作试点,聘请了5名“保洁员”,负责公共卫生,治理村庄“脏、乱、差”现象,确保村容整洁。筹集10万元资金用于新营、永东示范点建设,新建篮球场2个,铺设硬底化巷道500米。是年,全镇新建沼气池用户29户。
【基层组织建设良好】 2006年民主评议党员,被评为优秀的有40人,合格1039人,没有不合格党员。2006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9人,吸收预备党员40人,转正27人,2007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6人,吸收预备党员32人,转正39人;全镇有党支部23个,党员1097名,其中农村党员849名,占全镇党员总数的77%;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文明乡风;不断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分开,强化监督;建立镇财务结算中心,健全“村帐镇代理”制度,全镇12个村100%实行村帐镇代理。党风廉洁,无发现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
【社会经济迅速增长】 2006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产值2085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383万元,工业产值7472万元,地方税收21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279万元,财政总收入8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42元。2007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产值21383.8万元,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14319.8万元,增长7%;工业产值7064万元,增长12.6%;国税、地税收入236.4万元,增长9.93%;固定资产投资11590.6万元,增长49.4%;财政总收入14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增长8.6%。
【企业基本情况】 2006至2007年,规模较大的矿山有3个,苦竹坑矿山(阳山矿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主产铁矿;牛岗岭矿山(致德矿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主产铁矿;杏棠矿山(鑫大矿业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00万元,开采铅锌矿。全镇大小电站17座,较大型的有七星桥水电站,装机容量6400千瓦;七星桥二级电站,装机容量1600千瓦;镇政府属下黄沙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
2006年——2007年太平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党委书记:朱昭阳( --2006.8)
党委书记:文 龙(2006.11-- )
副书记:文 龙( --2006.11)
副书记:谭雄辉(2006.11-- )
副书记:江国平( --2006.11)
副书记:江国平(2006.11-- )
党委委员:向 妮( --2006.11)
杨 凯( --2006.11)
陈敬锋( --2006.11)
叶嘉彬( --2006.11)
叶嘉彬(2006.11-- )
毛介尧( --2006.11)
毛介尧(2006.11-- )
梁卫勇( --2006.11)
梁卫勇(2006.11-- )
龙文坚(2006.11-- )
邓卫东(2006.11-- )
梁国新(2006.11-- )
张开斌(2006.11-- )
邓俊伟(2006.11-- )
古志芬(2006.11-- )
人大主席:朱昭阳( --2006.8)
人大主席:文 龙(2006.11-- )
副主席:成翠辉( --2006.11)
副主席:毛介尧(2006.11-- )
镇 长:文 龙( --2006.11)
镇 长:谭雄辉(2006.11-- )
副镇长:梁金祺( --2006.8)
副镇长:叶嘉彬(2006.11-- )
邓卫东(2006.11-- )
张开斌(2006.11-- )
徐志访(2006.11-- )
太平镇党政办 麦军华
联系电话:13828586048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