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拱镇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2010年5月13日七拱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朱 会 蕊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我镇的财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指导帮助下,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实行积极稳键的财政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动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财政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资金、公路建设及城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依法征管,依法理财,采取各种增收节支措施,使我镇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保证了正常预算经费支出。2009年,我镇财政决算总收入 2286.4万元,决算总支出2286.1万元,基本实现了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2009年财政收入2286.4万元,主要项目有:
1、财政预算补助收入734万元;
2、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94万元;
3、财政专项补助110万元;
4、镇属企业上缴360万元;
5、社会抚养费收入110万元;
6、专项资金收入330万元;
7、其他收入102万元;
8、其他事业收入18万元;
9、上级部门补助收入128.4万元;
2009年财政总支出2286.1万元,支出主要项目:
1、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支出121万元;
2、道路建设支出134万元;
3、行政管理经费支出644万元;
4、行政事业医疗支出53万元;
5、教育支出150万元;
6、村干部工资补助、下拨村经费等支出193万元;
7、计划生育经费支出289万元;
8、民兵训练、五保供养、低保及特困补助和社会保障支出160万元;
9、其他支出61万元;
10、社会主义新农村支出25万元;
11、公安、司法支出41万元;
12、其他事业支出59.3万元。
13、专项资金支出330万元。
14、安全生产工作经费6万元。
15、城乡清洁工程19.8万元。
从总体情况看2009年财政预算收支情况良好,财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增幅较高,增收稳定性强,支出略增长,也属正常的必不可少的增支。财政总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09年财政主要工作
2009年是财政预算执行难度和压力较大的一年。财政部门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公共财政发展要求的理财模式,树立和强化政府理财观念,丰富和发展政府理财实践。全面落实增收节支措施,加大管严政府财力,努力保证政府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需求,确保全镇经济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1、依法加强税费征管,做大政府财力规模。一是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应收尽收确保了财政收入与政府财力增长;二是严格实行“以票管费、以票控费、以票促收”征管办法。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从严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规范非税收入行为;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理顺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关系,催促清缴税费入库。
2、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努力缓解财力供需矛盾。面对结构调整和改革发展对财力需求所带来的巨额增支压力,一方面坚持做大管严政府财力,深化财政改革,调整政府财力资源配置,增强财政保障支持能力,努力缓解财力总量不足与支出缺口双重矛盾,另一方面积极地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本镇的特殊性困难,得到上级财政部门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使我镇财政在刚性增支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改革发展与财力资金缺口的矛盾。
3、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致力于解民之困,足民之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是全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保障了社会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实现了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并且提高低保标准;二是加大城镇维护及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使城镇投资环境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实现经济事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4、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一是坚持经常性会计执法监督检查,打击各种作假、造假、报假现象;二是加强各类收入征管质量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截留收入等违纪行为;三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实行专项资金使用报告制度,坚决遏制截留、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财政资金行为;四是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强化财政资金分配的横向与纵向制约机制,把依法理财贯穿于资金申报、审查、核拨和使用的全过程。建立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了“依法理财、规范管理、联审联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行为。
5、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认真做好惠农资金发放工作,2009年发放农资综合植补、种粮直补、粮种补贴资金380万元;家电、汽车下乡补助资金12.5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资金984万元。
2010年预算草案
2010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依法理财,创新制度,促进发展。严格依法征税,做到应收尽收;建立激励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有效增长;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运用财政分配政策,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我镇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镇级财政总收入为2628万元,比上期增长15%,收入的主要项目:
1、财政预算补助收入750万元;
2、转移支付资金收入480万元;
3、镇属企业上缴370万元;
4、社会抚养费收入200万元;
5、专项资金收入450万元;
6、其他收入378万元。
2010年财政支出预算为2628万元,比上期增加15%,支出的主要项目:
1、用于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支出120万元;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支出50万元;
3、行政管理经费支出660万元;
4、行政事业医疗支出70万元;
5、教育事业支出150万元;
6、计划生育经费支出260万元(其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支出50万元);
7、民兵训练、五保供养、特困户补助和社会保障支出195万元;
8、村干部工资、福利、下拨村经费等支出210万元;
9、公路建设支出180万元;
10、其他支出128万元;
11、市政事业支出50万元;
12、公安司法支出45万元;
13、生猪屠宰支出5万元;
14、其他事业支出30万元;
15、城乡清洁工程支出25万元;
16、安全生产工作经费10万元;
17、专项资金支出400万元;
18、环保工作经费支出10万元;
19、林业工作经费支出20万元;
20、民政事业费支出10万元。
为圆满完成2010年预算任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切实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促进财政收入有效增长。一是严格收入任务,强化目标管理,继续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机制,挖掘税收潜力,确保镇财政收入大局;二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壮大镇域财源,坚持紧抓骨干财源和特色财源的战略,壮大财源基础,提高财源质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专项资金和财政补贴的导向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农村农业经济。
(二)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是针对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出压力日益增大的状况,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标准科学地界定财政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等问题;二是合理安排好“三农”、教育、科技、环保、卫生等项重点支出,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增加部分要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办案所需经费,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以及企业离退休人员、农村退休干部养老金等的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三是确保镇重点项目支出。
(三)加快财政改革步伐。一是加快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坚持一支笔审批,一支笔审阅联审制度,不准坐收坐支,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凡能纳入预算的都要纳入预算管理,从体制上防止截留、挤占、挪用预算外资金;二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范围,规范操作。
(四)继续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纪律,抓好农村税费改革的督查工作,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完善现有相关制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需要。
(五)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工作,积极配合人大对预算的审批监督,有效防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防止财政资金的乱用、挪用。一是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财务监督、跟踪检查,并对竣工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确保专款专用和经费节约;二是加大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认真开展执行和资金运行的监督检查,规范财政资金分配程序及拨付渠道。
(六)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精干的财政队伍。一是抓学习教育,继续加强政治思想和财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培养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抓作风建设,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为基层、企业、服务对象办实事,树立财政干部文明形象;三是抓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廉洁自律。
各位代表,做好2010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开拓前进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为富民兴镇,构建和谐七拱做出新贡献。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