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帮扶大崀镇松林村工作总结
2013-2015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扶贫双到办的指导下,县政协办、财政局、公资办、国税局、地税局等五个帮扶单位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帮扶大崀镇松林各项工作,完成年度各项帮扶工作任务,取得较显著的成绩,对照扶贫考核办法,根据年度工作考核自评得分110分。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松林村地处大崀镇西北部,行政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4亩,其中水田909亩,旱地925亩,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6户2396人,其中贫困户70户244人。2015年度共筹集帮扶资金228.4676万元,其中自筹资金32.8731万元,行业资金84万元。累计筹集帮扶资金545.2016万元,其中自筹资金89.5571万元。通过开展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比上年增加2.4万元,增幅42.8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841元,比2014年度的元增加2179元,增幅为28.44%;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8054元,比上年增加2602元,增幅47.73%。
二、 主要做法
(一) 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1、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各项帮扶工作。县政协办、财政局、公资办、国税局、地税局等五个单位组成的驻村工作组根据制定的三年帮扶规划及年度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帮扶任务,协助镇村完成其他各项村务工作,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
2、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检查指导责任制。一是县政协主席钟土城多次率领五个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到松林村召开帮扶工作会议,深入第一线调研指导各项工作,同时要求松林村两委班子要密切配合,主动积极,各帮扶单位要切实履行帮扶职责,驻村工作组发挥居中联系作用,帮扶工作要以惠民为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以长远效益为主,真正见到成效。二是各帮扶单位“一把手”落实挂扶贫困户,多次到村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尤其是牵头单位领导,多次到松林村为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组鼓劲,调研指导帮扶各项工作。三是各单位班子成员坚持经常性到村检查督促帮扶工作。
3、认真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全村70户贫困户均有1名以上帮扶单位干部结对帮扶并张榜公示。
(二)及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一是及时对村户信息进行收集。及时跟进村户信息变更,掌握村和贫困户的真实情况,截至2015年11月,全村有贫困户70户244人,其中扶贫户46户177人,扶贫低保户10户42人,低保户13户24人,五保户1户1人。二是针对村户的实际情况,修正和落实村户年度帮扶计划。三是及时准确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将村和贫困户的有关信息按时录入省扶贫信息网。四是按时填报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及时填报季度和年度各项报表。
(三)加大资金投入,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
1、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为落实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县政协主席钟土城多次召集帮扶单位召开会议,要求各帮扶单位要想方设法多方筹集帮扶资金。2015年筹集帮扶资金228.4676万元,其中自筹资金32.8731万元。累计筹集帮扶资金545.2016元,其中自筹资金89.5571万元。
2、抓好项目落实,为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1)村集体方面。一是积极落实70万元入股水电站,确保村集体经济新增年收入5.6万元,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达到每年村集体收入8万元。二是落实省级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78万元为村小组进行村内巷道硬底化4.4公里,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三是挖掘本村山多地广的优势,扩大养羊规模。由挂扶牵头单位政协办动员热心公益事业的政协委员王国坚等人筹资3万元,购买羊种20只送给村委会作为集体种养项目。同时,投入0.4万元征用羊场建设用地,为羊场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四是投入资金近10万余元建设集休闲、娱乐、锻炼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和文体活动场,五是投入8.66万元对村委会办公楼和围墙操场进行维修,使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六是投入4.15万元建设了1间垃圾存放屋和13只垃圾池,使14个村小组的环境卫生得到较大的改善。七是联系县科农申请省市县农田水利资金投入105万元整治农田水利,改善生产基础设施,为700亩水田增产打下基础。八是积极动员村民进行住房改造,完成上级下达的改造任务,2013-2015年全村共54户进行住房改造,其中危房改造19户(贫困户占6户),两不具备15户,集中拆旧建新20户(贫困户4户)。九是通过帮扶单位筹资,解决村委会计生等工作经费困难问题,十是通过帮扶单位筹资,投入资金7万元(其中帮扶单位3万元)启动松林村食用菌培植基地建设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投入5万元(其中帮扶单位1.5万元)启动马安山饮水工程,为村民饮水提供保障。
(2)贫困户方面。一是每年春节及中秋召集各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开展入户慰问活动,入户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二是三年来为70户贫困户共投入13.44万元开展养殖阳山三黄鸡帮扶项目。三是每年举办一次农业技能培训班,召集贫困户在家务农人员,邀请专业农技人员为他们授课,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四是每年针对各户劳动力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培训,共培训78人次,对有条件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五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县政协主席钟土城同志身先士卒,带头组织有关帮扶单位为贫困户李铎新建40多平方米的房屋一间,财政局干部职工捐款4250元,并由财政局垫支3万元为其房屋重建奉献一份爱心,同时还积极联系公安、司法及民政等部门为李妹解决户口问题;2015年为解决1户全倒户住房困难,单位自筹资金1.5万元助其重建新房。六是依托蔬菜基地,通过大户带动贫困户为18户每年增加家庭收入3000元。七是依托互助社互助资金10万元,以村干部和农户为组长,为26户贫困户提供保证,每户贷款1万元入股食用菌场,每年可获得收益1200元,增加家庭收入。
(四)抓好民生工程,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积极宣扬教育脱贫,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适龄儿童“普九”毛入学率达到100%,没有出现考上大中专和高中的贫困户子女因贫困原因辍学的现象。二是积极动员村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日后养老解决后顾之忧,贫困户60周岁以上的老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三是积极动员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医疗难问题,并为确实有困难缴费的贫困户解决医保费用,确保了70户贫困户244人参保率达到了100%。
(五)着眼长远效益,建立稳定长效脱贫机制。
一是根据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建立阳山县大崀镇松林佛手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2户贫困户,不断壮大规模,并带动有意愿的村民致富。二是根据主导产业发展方案,培育带动20%以上在家务农的农户参与。三是根据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的产业化经营方案,带动8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5户。四是根据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对帮扶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评价,自评资金使用良好。
三、帮扶后续工作
2013-2015年,通过五个帮扶单位和松林村的共同努力,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帮扶结束后,将继续想方设法利用村集体资金,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阳山县大崀镇松林佛手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基地帮扶力度,辐射村民致富,提高村民家庭收入。
(二)积极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和投入,继续发动群众积极筹劳筹资,把松林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好。
(三)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户收入。一是继续发展冬菇育菌场,采用自营模式,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万元;二是依托蔬菜基地带动农户发展,进一步提高家庭收入。
(四)利用村集体收入继续开展智力帮扶项目。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