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落实战略部署
2017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我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的思路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紧张有序地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根据省委的总体安排,2017年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决战之年,集中攻坚、补齐短板,力争完成主要任务、实现基本定局,根据县分解任务,到2017年年底全镇要完成全部贫困人口92.2%共1801个贫困人口脱贫(在2016年全镇已完成1135个贫困人口脱贫),为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赢得更大主动权,截止目前全镇脱贫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到全市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预计年底可顺利达到2017年脱贫线,完成脱贫任务。
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情况
七拱镇位于阳山县南部,距县城20多公里,总面积326平方公里,辖有隔坑、新圩、石角、七拱、芙蓉、潭村等18个村(居),46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9万人 。全镇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淮山、甘桔、树木为主。我镇隔坑、新圩、岩口、西路、潭村、塘坪、和平、火岗共8个行政村被列为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重点帮扶村,七拱、西连、龙脊、龙虎坑、合上、芙蓉、石角、桂花、三所等9个行政村为有分散贫困户的村。
严格程序,精准吃透贫困底子。按照“规模控制、有进有出”原则,严把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对贫困户精准识别以及建档立卡数据的动态管理,精准扶贫系统平台数据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全镇贫困户共有1493户3183人,其中一般贫困户424户1326人,低保贫困户801户1587人,五保贫困户268户270人;有劳动能力户641户2023人,无劳动能力户852户,1160人;省级贫困村978户2337人,分散贫困村515户846人。
三、精心组织
为压实乡镇对分散贫困户扶贫的主体责任,专门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陈文祥任组长,镇长、镇党委副书记蓝涛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驻村班子、各村帮扶单位驻村干部为成员的七拱镇新时期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组,。同时按规定贫困户达到50户的6个面上村帮扶单位派驻村干部全脱产驻村,为我镇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精准帮扶措施落实
七拱镇借助上级党委政府“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的政策春风,大力推进光伏发电、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入股小水电以及相关农业带动项目等“造血”型措施,让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增收脱贫。
(1)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方面,采取“联村合站”的形式,按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3.5千瓦为标准,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实现“村村有光伏,户户享分红”。按照平均2.4万元/人投入资金计算,确保有劳动力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固定增收3000元以上。
根据前期选址及项目备案,我镇有四块地符合建设地面光伏电站:
①火岗石板材加工基地对面(约130亩,3500千瓦)
②新圩崩江坑(约37.5亩,1300千瓦)
③新圩大岗小学(约30.6亩,1100千瓦)
④潭村坡头角(两个备案证:镇属公司约26.29亩,950千瓦,潭村益民公司约45亩,2000千瓦)
已招标的四个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共7900千瓦,总投资额约5800万元,并已于今年6月底全面并网发电,到目前为止四个光伏电站已共发电量约5113083度。
光伏资金筹措:省级贫困村。分2个情况:广州黄埔区帮扶的7个贫困村,由黄埔区和县统筹解决。一是黄埔区自行筹集9000元/人;二是县统筹省引导资金6000元/人,其中5000元直接投入,2000元存入银行作为担保金,放大5倍为1万元/人。另一个省级贫困村和平村,由帮扶单位统筹解决。即,帮扶单位自行筹集3000元/人,作为担保金,通过银行放大8倍为2.4万元/人。
面上分散村:由县利用佛山对口帮扶资金3000元/人,作为担保金,通过银行放大8倍为2.4万元/人。
(2)入股小水电项目方面,由县统筹省引导资金,有劳动力贫困人口按平均1000元/人的标准,存入银行作为风险担保金,放大10倍为1万元,由相应贫困户贷款,入股到县兴阳公司小水电技改项目。县兴阳公司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固定分红给每个贫困户,确保有劳动力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可固定增收800元。我镇目前已完成17个村委会共512户贫困户2003人的贷款签约,其中9个分散贫困村共81户275人,8个省级贫困村共431户1728人。全镇签约贷款入股小水电站512户贫困户中,银行已放款的有72户贫困户,剩余440户贫困户,银行也将陆续完成放款。
(3)依托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挥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根据在家务农贫困户的意愿,发放鸡苗、鸭苗、饲料、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殖,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
(4)和平村、西路村、隔坑村等成立方便群众的农村淘宝点,使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需要的物品,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推进“互联网+扶贫”。
(5)县人社局定点培训机构金博士职业培训学校陆续在我镇各村举办育婴师、维修电工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推进就业创业扶贫,村民反映良好。
3.“三保障”政策落实
(1)积极协助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已落实2017年全镇1493户贫困户共3183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2)我镇积极协助教育部门落实对全镇273名各阶段学生的100%的教育保障政策,深化扶贫先扶智的思路举措,实施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3)我镇积极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对住房条件困难且有条件的新时期相对贫困户,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分期分批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帮助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确保到2017年底完成16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4.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加快推进七拱打造特色生态观光旅游及绿色美丽小镇,实现全面脱贫奔康,我镇结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点,确定在潭村村委会潭村、和平村委会大禾岗村、火岗村委会沙园村以及火岗村委会唐屋村四村连片实施“五位一体”示范片区建设工程。
1.大力推进土地确权及土地整合工作,集中农村地力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广袤的农村“田成方、路相通”达到高产稳产农田要求,可以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耕作现代化的路子,变相提高村民收入。
2.岩口村、火岗村、隔坑村、西路村等村的帮扶单位通过单位自筹资金,为村的主要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难问题,群众反映良好。
3.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精品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线路,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或能人)积极采取“公司+贫困户”、“能人带贫困户”建设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房产入股”等模式参与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采取“政府统筹规划、农户公司联营”等形式发展民宿经济,使广大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平村大禾岗学发公祠美丽乡村旅游节吸引了近万名游客的参与;隔坑村木棉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努力打造成七拱镇乃至阳山县乡村休闲旅游的新品牌大景点。
4.依托我镇和平村大禾岗学发公祠、潭村古村落等旅游资源,借全县开展的“全域旅游”的契机,在和平村、潭村村(省级贫困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旅游节、采莲节等旅游节活动,吸引外来游客,带动贫困村经济收入。
5.火岗村、和平村等村通过投入约37万资金发展文化教育扶贫,其中火岗村通过教学楼装修、修建篮球场、购买教学设备等措施对火岗小学进行升级改造,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教育。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夯实贫困村基层组织。
积极实施固本强基扶贫工程,坚持党建和扶贫两手抓,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实现基层治理和脱贫攻坚“两融合两促进”。如隔坑村木棉蔬菜基地,是由党员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典型模式。
2.进一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贫困村村容村貌。
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引导,通过村民理事会的自治功能,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实施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加大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力度,实现旧村新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把8条省定贫困村全部纳入新农村建设范围。
3.进一步促进贫困村长效增收。
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利用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因地制宜发展物业经济。以租赁或入股形式,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仓库等不动产,不断探索和创新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方式。
4.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
抓住上级党委政府“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的政策春风,发展相关农业带动项目。发展有分散贫困户的村的脱贫项目,在有分散贫困户的村发展屋顶光伏项目;紧密联系县直单位驻镇工作组及驻村工作队,保证分散贫困户脱贫增收。
5.做好技能培训的工作。
全镇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共325人,使有劳力贫困户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引导并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积极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通过与有关部门组织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员和种养大户进行指导和分享,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注意发现、引进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项目,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6.进一步落实相关保障政策
(1)继续认真落实教育保障政策。
(2)继续认真落实低保五保政策。
(3)继续认真落实住房保障政策。
7.抓好扶贫干部自身建设
认真组织驻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以及扶贫办干部进一步学习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专业素质,提高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中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自身的实际工作,使扶贫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为我镇经济实现腾飞作出贡献。
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到位,部门包扶干部、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对扶贫情况掌握不清楚,对贫困户分类及包扶措施不能做到“一口清”,部分驻村干部对扶贫系统操作不熟练,希望上级部门加强培训。
二是部分帮扶措施制定不够具体、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料、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实际问题上帮扶措施不明确、跟进不及时。
三是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对贫困户教育引导不够,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