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阳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07-01-07 00:00    来源:阳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 【字体:

 

县十四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18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17在阳山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阳山县县长   温湛滨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20033月本届政府换届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围绕“一年实现脱贫奔康,三年工农业产值调头,五年翻一番,十年大发展”的总目标,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三化一园”战略,经受了非典型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严峻考验,成功战胜了20032004年的严重干旱和2006年“7·15”特大洪水等自然灾害,克服了发展中的各种难,顺利实现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一年实现脱贫康,三年工农业产值调头”预期目标,使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五”计划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和“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为今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发展明显提速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3.6亿元,比2002年增长70%,年均增长14.2%;人均GDP3725元增加到7600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50:17:33整到34:26:40;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亿元,增加值4.5亿元,分别增长191%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亿元,增长248%,年均增长3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增长71%;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1.7%。近四年全县GDP增速连创新高,财税收入节节攀升,2004年国税收入突破亿元,2005年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税收入双突破亿元,2006年县级工商税收收入突破亿元,并连续三年获得省市经济考核、激励型财政考核的表彰奖励。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06年,城乡居民储蓄存余额21.9亿元,比2002年增长60%;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1874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48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67.6%26.4%。财政供养人员和村干部的待遇明显提高。人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多,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二、招商引资工作明显突破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定“工业立县”的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阳山县招商引资奖励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优惠政策,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并成功举办2003年“8·28”和20067·06”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庆典活动,掀起了招商引资新高潮。四年全县共引进项目302宗,合同资金43亿元,到位资金32.7亿元,其中2006年引进项目81个,计划总投资11亿元,已入资金5亿元,建成投产项目29个。先后引进13.5万千瓦的阳发电厂3号机组和联合铸锻、蚬华电工、顺龙木业、百茂鞋厂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加快了我县工业化进程,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加大,做大做强资源型工业有新突破。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县个体工商户达6719户,私营企324户,合计注册资金达10.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全县的半数,从业人员超2万人。“粤北行”被初评为广东省著名标,并于2006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行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三、“三农”工作明显加强

农业产业化硕果累累。引进温氏阳山分公司、阳山鸡公司、东江海鲜、粤普蔬菜公司等10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开发项目,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全省101个试点之一,“一村一品”专业村增至40个,淮山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粤峰”牌蔬菜成功注册商标,无公害蔬菜、水果等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建成,从事专业化产的农户达1.2万户,我县成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县。预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7.1亿元,比2002年增长13.2%

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连续四年被省、市评为“大禹杯”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七拱新圩国家级万亩土地开整理项目基本完成。四年共投入7511万元进行水利建设,完12个石灰岩山区乡镇旱地田头蓄水池和食用水工程建设,5.3万人食水困难;完成了13宗圩镇饮水工程,解决1.1万人饮水困难;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4.7万亩;建设水利重点工程79个,全县高标准硬底化灌渠达到279公里。列入省人大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的项目和茶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36宗小型水库初步实现除险加固达标。

林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专门成立县生态公益林管理总站,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切实加强。民营造林掀起高潮,投资总额达3000多万元,已造林7.5万亩。再造秀美山川成效明显,林业生态县建设扎实推进。2004年荣获“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顺利通过省“三年灭荒”任务的验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迈开步伐。制定近期规划,重点建设城鱼水、七拱邓塝、杜步康西洛等3个县镇共建示范点,每个镇重点抓一个示范村,其中鱼水村已成为全县首个“乡村游”旅游点,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特色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特色园”建设效果显著。全县团结一致,全力奋战两年多,“旅游创强”工作顺利通过省的验收。引资开发了10处旅游景区景点,打造了广东第一峰、韩愈文化、四驱越野三大旅品牌,荣获“中国四驱之城、越野之都”称号,广东第一峰入“清远八景”,完成了北山古寺扩建一期工程,贤令山跻身省级森林公园行列并向4A级景区目标迈进,新增星级酒店6间,地区旅游形象显著提升,成为深受各地游客青睐的“特色园”。

旅游业带动效益明显。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首超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5亿元,预计2006年接待游客上升至150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3亿元,实现了从过境地向目的地的本性转变。旅游业有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预计2006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6亿元,比2002年增长113%

五、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明显推进

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成效突出。投入1.6亿多元,新增和级改造公路515公里124个行政村公路实现硬底化。全县公通车里程达142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1.8。清连一级公路高速化改造征地拆迁基本完成,现正进入施工高潮。青湾公路建成,水口大桥加紧建设,县汽车客运新站竣工,出租小汽车业务开通。邮政通信事业快速发展,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全县。

电力建设切实加强。2005年成为全国“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达标县,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全县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达45万千瓦。新建或扩建了七拱、黎埠、杨梅、太平等变电站及一批重点项目的供电设施,城乡配网工程建设和农网改造取得成效。

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高起点完成了阳城总体规划修编作,基本完成七拱、黎埠两个中心镇的规划修编。筹集资金4亿多元,建成影剧院、县城步行街、南阳中学、文化中心、县行中心小区、县城中轴线一期工程、江滨公园等重点项目。御景城、聚龙苑等高品位的房地产项目基本建成,成为全县首批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县城防洪达标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县城绿化面积达到68万平方米,市政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城规模不断扩大。县财政拨款400多万元支持各乡镇安装路灯和建垃圾处理场。七拱镇行政中心小区建设初具规模,黎埠圩镇改造成效显著。

六、改革创新工作力度明显加大

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完成天阳集团、飞鸢实业公司等113家国有、集体工商企业改革,并筹资2000多万元逐步解决制企业职工遣散安置问题,国企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县电业公司所属电站的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完成了行政区域调整,乡镇由22并为13个,行政村由234个撤并为159个。积极推进农村税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村电价降到每千瓦时0.69元。农贸市场资产处置工作逐步铺开,公有资产管理成效明显。将原金龙大厦改建为县行政服务中心,原汽车客运站改建为县中医院大楼,有效整合了公建物业。乡镇水利水电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专营权面对社会招标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拓宽了政府非税收入的渠道。积极开展县级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了部门职能。

七、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

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坚持“近期抓工业,长远靠教育”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硬件建设。近几年全县累计投入1.2亿元,新建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有3000多个优质学位,被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称为具有“广东水平”的南阳中学。教育资源整合取得成绩,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制定了考奖教奖学制度,并于2006年由财政拨款28万元兑现奖励。业教育加快发展,成立了县职教中心,在全省首次进行“初中职业培训试验班”的探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南中学、阳山二中、实验小学、太平中心小学、县二幼等5所学成为市一级学校,南阳中学还于2006年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验收。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开局良好,3所学校成为市首批规范化学校,七拱镇顺利通过了市教育强镇的督导评估验收。认真落实省有关政策,免收了15959个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并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免收全县7万多个农业户口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连年取得较好成绩。

科技工作有效推进。科普推广和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成效初显。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79项、市级科技项目20项,粤北行、大进石粉、兴业机械、健华实业等4家民营企业获省民营科技企业认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推广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取得新成绩。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建成了韩愈纪念馆、青少年宫、广播电视大楼、体育健身广场和革命英雄广场等,开通了阳山政府公众信息网和韩愈文化网、阳山科技信息网。举办了2005中国阳山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韩愈离任阳山1200周年纪念会,首开阳山国际文化交流的先河。城乡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多,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体育竞技水平明显提高。我县运动员刘英媚荣获全国少年羽毛球赛事多项冠军;组建了贤令山越野车队,出征全国性赛事屡获佳绩。连续四年举办四驱越野车节,吸引了数十万游客,“一节两赛”成为强势拉动我县发展的新亮点,特别是2006年的车赛,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黄金周”。电视传输网络和有线电视覆盖率不断扩大,“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大楼和县中医院迁建工程、民营城东医院等先后投入使用,改造了10间乡镇卫生院。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66.%,农民住院补助最高可达6000元。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计划免疫、无偿献血、爱国卫生等工作成效明显。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新突破。2004年由省三类地区晋升为省二类地区,2006年初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县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巩固,低生育水平得以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得到初步遏制。

八、构建和谐阳山步伐明显加快

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新亮点。深入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县文明村的比例达到80%以上,阳山公路局于2003年荣获全省文明单位称号,阳城镇在2005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小康镇。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公民、“八荣八耻”等主题教育,提升了公民素质,涌现出“7·15”抗洪先进个人吴焕基和“植树造水”谢士先生、“捐肾救子”好母亲唐群清等一批先进典型。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四五”普法任务,认真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加快推进依法治县。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严重刑事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违法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打击“六合彩”和非法传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成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逐步建立防控长效机制。认真调处化解各种纠纷,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成效突出。四年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5603人,新增转移输出42367人,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发展有力促进了本地就业,四年来全县工业提供了近1.6万个本地劳动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再就业工作实绩考核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农村列入低保救济对象从2002年的29436160人扩大至2006年的847320151人。筹集资金200万元,解决了527户城镇特困户的住房问题。省安排农村安居工程的1015户,已建成596户。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离退休人员待遇100%按时足额发放。通过多形式扶持,2006年“7·15”特大洪灾的773户全倒户已全部建成新居。创新扶贫方式,筹集扶贫款项和财政资金1885万元入股电站,帮助解决了10个贫困乡镇(合并后为8个)和125个贫困村(合并后为98个)的集体经济收入问题。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成效明显。殡葬改革荣获全省“十五”期间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质监、档案、气象、审计工作扎实。国防教育、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市双拥模范县;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未成年人教育、残疾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九、政府施政能力明显提高

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认真执行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坚持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四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47件,政协提案162件,做到件件有回音,条件成熟的都得到落实。二是坚持民主决策。健全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制度,保证了领导决策的制度化、民主化与科学化。三是明确和规范政府职能。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较好地解决了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四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减少了办事环节,改进了机关作风。五是切实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注重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好地树立了政府权威;坚持抓好年度十件实事好事,四年共完成实事好事28件,正在实施的有10件,另有2件因规划变化作了相应调整。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抗击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胜利,特别是在抗击7·15”特大洪灾中,有效发挥应急预案的积极作用,及时化解危机,将各项损失降至最低。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新条例,较好解决了农村征用土地、山林纠纷、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中涉及群众利益、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违法排污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

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绩。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按照省的工作部署依法炸封了16个证照不全的小煤矿,扎实开展非煤矿山的整治,大力加强消防、交通和建筑行业等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消除安全隐患,全县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

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警示教育,积极治理商业贿赂、教育乱收费、医疗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乱纪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是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四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四年;是开放开发热潮迭起、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四年;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变化最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四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我县历届领导集体扎实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特别是对口挂扶单位佛山南海区大力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和驻阳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是加快阳山发展的根本法宝;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化一园”战略,是加快阳山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善环境,创新机制,是加快阳山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促和谐,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同步健康发展,是加快阳山发展的内在需要;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加快阳山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核心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依法行政,是加快阳山发展的坚强保证。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我们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较小,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工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二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仍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区位、交通等制约因素仍较明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四是生产要素日趋紧张,存在着项目难招、土地难供、资金难融、能耗偏大现象;五是财税来源不够广阔,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六是社会发展不够和谐协调,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2007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大提速的关键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振兴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发挥后发优势、夯实后发基础、争当山区发展排头兵的黄金发展期。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全力实现阳山发展的新跨越,积极开创全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发展、富裕、和谐”新阳山为总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敢想大发展、善谋大发展、真干大发展、强基固本确保大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战略,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三化一园”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一个高于”: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67个县区平均水平。

“两个翻番”:全县生产总值翻一番;本级财政收入翻一番。

“三个突破”:工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农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

“四个超过”:税收总量超过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千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5亿元;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

具体指标是: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达到69亿元;人均GDP超过12000元,年均增长1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2%;三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4%,超过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出口贸易创汇总额年均增长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0%以上,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3%

完成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开好局、起好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5%;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工业总产值增长24%;农业总产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增长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8.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能耗指标下降3%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必须切实做好如下工作:

一、突出大招商,推动工业发展新进程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欠发达地区壮大工业经济的最有效途径,清远市南部地区高速发展的经验已证明了这一点。坚定“工业富县”的意识,坚持发展工业不动摇,每年都作为“工业突破年”来抓,突出以招商引资抓工业,坚持全部工作以抓经济为主、经济工作以抓工业为主、工业工作以抓招商引资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将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干部用于招商引资,营造全社会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大力营造“洼地效应”。创新招商工作方式,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质量。把握产业转移的契机,立足于我县的资源优势,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加快引进农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项目。

突出构建发展平台。建设生态、轻工、重工、能源、矿产五大工业基地,形成各具特色、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的工业发展平台:一是重点建设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平方公里的清远阳山(七拱)生态产业转移园,推动工业南移,打造我县工业强劲发展的新载体、主阵地,使其成为外资的首选区、企业密集区和主导产业的集聚区。二是加快建设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城东工业区,充分发挥其邻近县城的优势,重点发展污染少、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三是加快建设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的杜步工业走廊,充分发挥其区位和交通优势,重点发展重工业。四是扩建石螺火电基地,依托现有基础,重点发展能源产业。五是规划建设黎埠、小江、大崀等粉体加工基地,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超细粉体加工业。

突出培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县人力、资源和成本优势,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逐步形成以电力、矿产加工、制鞋、食品加工、水泥为支柱,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打造粤北“矿产之乡”、“鞋业之城”和“能源基地”。一是培育矿产资源型加工产业群,提升矿产加工水平,建成年产100万吨精铁矿、100万吨碳酸钙粉体的粤北重要的矿产工业基地;二是建成以百茂、冠华、美成等企业为重点,就业人数达3万人、年产值超20亿元的制鞋产业集群;三是扩建改造连江梯级电站新增装机容量4万千瓦,推进“上大压小”1×30万千瓦火电项目,形成100万千瓦以上装机容量的能源工业集群;四是重振水泥生产,培育水泥产业集群。

突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是加快发展的硬基础。要强化抓重点项目促发展的意识,营造争项目、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完善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尤其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集中精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抓好规模大、贡献多、带动力强的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发挥效益。加快“7·06”庆典项目和“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紧推进三大鞋厂等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二、打造大农业,迈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步伐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抓好市“八个五”和县“四个二”工程实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特色农业上规模出效益。重点扶持四洲集团、温氏阳山分公司、粤北行、阳山鸡公司、顺龙木业等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落实四洲集团马铃薯种植项目,2007实现1万亩种植规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加一批专业种养示范村,培育一批种养运销大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农民快富渠道。

做大做强品牌农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效益,进一步打造阳山反季节蔬菜、阳山鸡、淮山、砂糖桔、沙田柚、板栗等特色农业品牌,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力争五年后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34万亩;马铃薯、优质水果、蚕桑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万亩、7.8万亩和1.6万亩;阳山鸡、生猪的出栏量分别达1000万只和60万头。引进名优品种,建设农业科技基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名优比例,使品牌农业成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08年前基本完成县城防洪达标工程。加快落实农村机电排灌议案,完成207宗修复建设工程。认真实施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8.8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4万亩,重点完善5000亩以上灌区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省人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项目的实施,完成曹田坑、沙坝等水库的除险加固,对46宗小型水库进行全面除险加固。深入开展“大禹杯”竞赛活动,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加快林业生态县建设。管护好244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太平洞、东坑坪、大塘坪、凤岗山、观音山、东山等六个自然保护区。扶持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建设50万亩工业原料林、35万亩经济林和50万亩用材林三大基地。通过狠抓森林防火、强化封山育林等措施,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到2009年实现创建省林业生态县目标。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因地制宜抓好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自力更生,自筹资金,引导农民在规划区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居。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新农村试点。各乡镇每年建设2-3个示范村;从2007年开始,县财政支持每个镇3-5个自然村作为试点,聘请“保洁员”负责公共卫生,确保村容整洁。大力推广应用沼气。逐步加大对资源贫乏、基础薄弱的村委会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从2007年开始给予补助。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2007年村委会干部财政统发补贴在每人每300元的基础上提高30%

三、推动大建设,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绘就交通建设新蓝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突出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的“八路一桥”:即改造323国道(岭背至秤架)、260省道(水口至太平)、384道(小江至鸡笼迳)、385县道(七拱联坑至太平)、831县道(秤架至乳源)、833县道(小江石螺至连州高山)、383县道(大崀至阳山)、403县道(杜步东山至大崀琶迳)等公路,建设文塔大桥(暂定名)。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在今年底建成清连高速公路阳山段,使该路成为我县加快融入珠三角、拉近内地省份、提升区域优势的“黄金大道”。加快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步伐,争取在2009年前筹集资金1亿元,全面完成425公里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任务。规划建设城北二级客运站、中心镇客运站和乡镇中心交管所,争取2010年前在各乡镇完成244个候车站(亭)建设,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车。投入3.2亿元加固维修连江梯级枢纽,提高通航能力。

构造县城道路新网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打造以阳山大道为主干道,以阳城大街、文塔路、北门路、电塔路、松荣大街(暂定名)、阳明大街(暂定名)等为次干道的城北道路网络;今年拉通连接高速路出口的工业大道和阳山大道,并逐步拉通光明大道、星月大道、文昌路、思贤路等道路;结合一河两岸开发,完善江滨路、沿江路建设,建设文塔大桥;五年内基本形成“一环(清连高速公路入城互通立交-文塔大桥-省道260线-环城公路-花溪大桥-高速公路辅道-入城互通立交)、两岸(江滨路、沿江路)、三桥(连江、阳山、文塔大桥)、四纵(阳山、光明、星月、韩愈大道)、五横(工业大道、文昌路、思贤路、城南路、北门路)”的完善的现代城市道路网络体系。

打造城镇建设新格局。围绕“山环水抱、绿色家园”的发展定位,以高起点的规划实现高水平的建设,力争五年内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突破13万人,城区布局更为合理,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一是再造一个新城区。依托县城中轴线南部一带开发建设集行政办公、商贸、酒店、文化、卫生、教育、住宅等于一体的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城区。二是扩建城北商业中心。投资1.5亿元拆迁县一小和阳城农贸市场,建设一至三层为高档商铺、四层以上为星级酒店的阳山商贸城,形成与旭阳商业城、阳城步行街等连成一体的城北商业中心。三是加快建设城南商住中心。在完善御景新城、聚龙苑等商住小区的基础上,高标准开发宝鸭塘一带的商业用地,建成集商贸、娱乐、高尚住宅为一体的城南商住中心,使之凝聚人气、带旺财气。四是推进水轴线建设,争取今年内完成连江大桥至阳山大桥之间江滨路的拆迁建设,堤路结合,建成一条24宽的休闲观景路,并拉通至文化中心。分期建设现代舒适的临江高层住宅,提高“一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品位。今年着力抓好灰沙陂一带的房地产开发,将其建成优雅别致、亲水和谐、别具一格的高档住宅小区。五是改造一批城中村。着力抓好城北黄屋新村、陂头坑的道路改造,拉通松荣大街,将其建设成为旅游购物步行街;扩建黄屋新村入口,建设陂头坑的阳明大街,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着力抓好城南通儒城中村的改造。结合新区开发和阳山大道建设,高标准做好详细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引导群众建设公寓式住宅,不断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六是强化七拱、黎埠镇和重点乡镇建设,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树立城镇经营管理新理念。进一步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完善城镇规划,盘活城市资产,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城镇建设新机制,清理闲置土地及城镇建设批次用地,加大政府对土地的储备力度,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实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扩地”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行住宅小区建设,充分发挥其配套完善、自我管理的优势,使之成为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重要提供者。推广旅游“创强”验收中联合整治城镇环境的成功做法,引导广大市民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投身“六乱”整治,自觉管护市政设施,保持城镇环境的整洁、有序。

加快电力和通信设施建设。投资14.5亿元,建设50万伏阳山变电站;计划投资4300万元,建设黎埠11万伏变电站,解决好主网“卡脖子”问题;争取早日立项建设屋村、岭背两个11万伏变电站和七拱至太平、太平至杨梅3.5万伏输电线路工程;加快农网和城网的建设与改造,搬迁县城3.5万伏变电站,完成城北、城南10万伏架空电线转电缆工程和县城中轴线等配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抓好无电自然村通电工程。继续扩大通信和网络的覆盖面,力争在五年内基本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通宽带、信息进村入户”。

四、做旺大旅游,塑造第三产业新品牌

进一步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以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为契机,推动旅游业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突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发挥品牌效应,把阳山建设成为“山水观光、山地度假、体育探险、韩愈文化、生态旅游”之乡,打造“春赏百花觅奇观、夏漂激流避酷暑、秋登高峰揽名胜、冬观雪象泡温泉”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争取到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亿元。尽快建成开放神笔洞景区、学发公祠乡村旅馆,完善阳山国际赛车场和广东第一峰等的配套设施,并加快森林温泉、龙凤温泉、洞冠温泉和畔水漂流、北山古寺二期三期等景区建设,打造景点品牌。争取2007年全国四驱越野场地锦标赛总决赛在我县举行,力争将四驱越野运动跻身国际赛事行列,进一步擦亮“中国四驱之城、越野之都”的金字招牌。大力宣传韩愈文化,挖掘古民居、瑶族等文化,力争成功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和贤令山4A级风景区,培育旅游文化品牌。引进实力强、客源广、水平高的旅游企业或财团,统一策划、包装、宣传和经营我县特色旅游资源,提高我县旅游经营品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县城综合批发市场和城南市场迁建、阳山商贸城建设进度,打造物流平台。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着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超级商场等流通业。建设四星级国际大酒店和四洲集团贤令山会所、餐饮城等,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发展和餐饮消费,打造旅游服务品牌。拓展信息、咨询、技术、法律、会计等新兴服务产业,规范金融、保险业,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等服务行业。

五、创新大环境,掀起民营经济发展新高潮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坚决整治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不良行为,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宽松的外部氛围。大胆改革一切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着力营造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环境。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对关系人们生活的教育、医疗和建筑材料等价格的检查和调控工作。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探索利用民资和外资的新方式、新办法,鼓励民资进入基础设施、房地产、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领域,吸引更多民资、外资参与我县各项建设。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创建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努力培育竞争力强的民营骨干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完成改制企业扫尾工作,积极盘活国有资产,依法处理改制企业资产,加大债权债务清理力度,着力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社保、医保、安置费、集资款等问题,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六、落实大举措,推进社会各项事业新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充分认识教育对于山区发展和群众致富的重要性,努力构建具有阳山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突出抓好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回迁扩建工作,积极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成为山区群众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积极实施农村学校学生生活设施建设工程、义务教育“五0班额”工程、农村中小学“新装备”工程、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和“强师兴教”工程,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并重点建设好已向省申报立项的20所布局调整项目学校,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今年完成县一小、县一幼的迁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创建教育强镇力度,争取太平镇在今年成为市教育强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将阳山中学恢复为完全中学,加快阳城镇中学迁建步伐。认真落实奖教奖学制度,对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建立有利于教师安教乐教的竞争激励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县人民医院的软件、硬件建设,将县中医院建设成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区中医院)阳山分院。抓好以中心乡镇为重点的卫生院改造建设,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规范卫生院,力争每个行政村有一间卫生站。今年改建好新的县疾控中心大楼。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医疗卫生市场的整治,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的防控和肝吸虫病的综合防治。巩固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农民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2000元,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5%,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防止农村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推动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韩愈文化”特色品牌。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升级工作,建设县城文化中心广场和黎埠文化广场、第一峰景区“瑶族文化广场”。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深入挖掘民间艺术,争取成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文化“三下乡”工作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发展广电事业,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阳山文明新风尚。

抓好科技、人才等工作。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为目标,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完善科普网络,普及科学技术,建设县科技馆,每年培训农民8000人次以上。健全各类人才的选拔使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交流和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编制管理,抓好乡镇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完成山区信息化工程建设。

七、实施大举措,建设富裕和谐新阳山

切实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加强税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确保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通过发展来培育大财源,拓宽非税收入渠道,壮大财政总量,提高财政自给率。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收支管理、消赤减债、防范风险的能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健全财政监督体系,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督水平和使用效益。加强公有资产管理,通过节支挖潜、资源整合,盘活现有资产,提高资产收益。全面推行村财镇管模式。逐步增加行政事业经费和财政供养人员的收入,2007年将享受财政供养人员的年收入提高15%

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着力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化就业压力为人力优势,2007年新增1万个以上城镇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农村富余劳力输出。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到2011末基本建立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制度,抓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今年1月份起,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的低保待遇分别增加到190元和100元,并落实低保应保尽保,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切实加强人口、资源和环保工作。以“巩固‘二类’成果,迈进‘一类’地区”为目标,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适当增加计生经费投入,突出抓好层级动态管理和优质服务两个重点。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保证经济社会建设用地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管理。加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督保护,加快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保持青山绿水的秀丽景观,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法轮功”、“黄赌毒”、“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六合彩”和非法传销,着力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群众安全感。积极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和规范法律服务。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大山林、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纠纷的调处力度,认真抓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及时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执法力度,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岗位的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和安全监管,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积极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事故。

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抓好双拥工作,努力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扶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社会福利院,逐步将乡镇敬老院办成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深化殡葬改革,争取火化率达到100%。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完善救灾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救灾救助系统,提高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务、档案、县志、统计、气象等工作。

八、建设现代型政府,推动政府施政能力新提升

夯实现代政府的思想基础。推动政府全体干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迫意识、开放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机遇意识。要充分认识我省区域协调力度不断加大、泛珠三角合作不断深入、珠三角产业转移不断加快所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以及2007年底清连高速公路通到阳山所带来的交通便利和无限商机。二是紧迫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我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机遇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三是开放意识。要正确认识让利招商和商来得利的辩证关系,舍得让利,敢于让利,善于让利,进一步营造“洼地效应”,使阳山成为外来投资的热土。四是责任意识。要认识我们都负有促进阳山发展的责任,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履行职责。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全面履行职责的能力,推进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和民主行政。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推动我县各级机关在履行职能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改进,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提高。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预防和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坚持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民主协商,定期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做到件件有回音、条条抓落实。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强与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联系。抓好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村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

努力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的监督,注重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

2007年是本届政府工作的第一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今年要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十件好事实事:1建成工业大道连通高速路县城出入口路段;2、完成韩愈路改造工程;3、建设城北防洪排涝工程;4、迁建城南市场;5、建设阳山商贸城;6、建设旅游购物步行街;7、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100公里以上;8、综合治理县城自来水水源问题;9迁建县第一幼儿园;10、完成县疾控中心的迁建工作。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阳山新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新的发展形势催人奋进,新的美好前景让人期待,新的前进道路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乘势而上,励精图治,锐意创新,扎实工作,为完成新一届政府的各项任务,构建发展、富裕、和谐的新阳山而努力奋斗!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2007年阳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07-01-07 00:00
来源:阳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闭

阳山人士满意度调查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