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一)废气 (1)环境空气污染源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线路土建施工的土方挖掘、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的道路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 (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①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 ②施工时,应集中配置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后用罐装车运至施工点进行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产生扬尘和噪声;此外,对裸露施工面应定期洒水,减少施工扬尘。 ③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 ④加强材料转运和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 ⑤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 ⑥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废土废渣等要合理堆放,可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 ⑦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空地硬化和覆盖,减少裸露地面面积。 (二)废水 (1)水污染源 本工程施工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废水。 对于本工程而言,施工废水主要包括雨水冲刷开挖土方及裸露场地、砂石材料、加工施工机械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水,以及少量的生活污水。 (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①施工废水含泥沙和悬浮物,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会使管道淤塞。工地内积水若不及时排出,可能孽生蚊虫,传播疾病。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建设沉淀池、循环利用等措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严禁施工污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 ②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同时要落实文明施工原则,特别要禁止施工废水排入、弃渣弃入附近的水体,不乱排施工废水。 ③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村民的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三)噪声 (1)声环境污染源 输电线路施工期在塔基开挖时挖土填方、基础施工阶段中,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汽车等,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高的噪声;另外,在架线过程中,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但这些噪声为移动性污染源,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自然衰减较快,且影响期短,影响范围小,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除。 (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①施工单位应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栏或围墙以减小施工噪声影响。 ②施工单位在夜间尽量避免施工。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 (四)固废 (1)固体废物污染源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产生的弃土、弃渣、临时堆土和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临时堆土和建筑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产生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 (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安全处置,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得到安全处置。 对于线路塔基施工,环评要求施工组织中通过土石方平衡尽量减小弃土弃渣量,对于产生的弃土弃渣则在塔基范围内进行平整,并在表面进行绿化。 在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施工固废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二、运营期 本项目拟建送电线路建成投产后,其周围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000V/m,磁感应强度限值100μT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