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人才资源的集聚,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阳山优势特色产业、绿色产业,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9月4日,阳山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清远专家服务队阳山分队专家成员刘武林、陈永强两位蚕桑专家团队深入黄坌镇荣晖家庭农场和岭背镇剑雄农场开展种桑养蚕调研和技术指导。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副站长程伟春、镇驿站工作人员陪同参与。
专家团队针对蚕户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
在黄坌镇荣晖家庭农场,“两位专家,我是第一次养蚕,对种桑养蚕技术是“空白”的,很迷惘、很无助,你们的到来真是急时雨,请为我上上课吧!”农场负责人急不可待的说道。
专家刘武林(左二)为蚕户提建议传授养蚕技巧。
专家们蚕房里,细心的观察了蚕房建设和桑园,并通过农场负责人交谈后进行技术讲解。刘武林说道:想养好蚕,要从“小蚕尼龙育,大蚕地坑育,彻底消防毒,饱食防焖热”这二十字方针上吃透是很困难的,我提两个建议吧,一是彻底清防毒。消毒防病工作不能放松,要贯彻到养蚕的全过程,做到蚕前彻底消,蚕中继续消,蚕后立即消。为了防止病从口入,做到洗手给桑,换鞋入室;二是饱食防热焗。桑叶采摘回来要注意疏松不要让中间发热,高温时要注意保湿,良桑饱食,蚕只有吃饱营养充足才能强壮,减少患病。
专家刘武林(左一)、陈永强(右一)在岭背镇剑雄桑蚕农业合作社调研种桑养蚕情况。
离开荣晖家庭农场后,专家一行来到岭背镇大册洞村剑雄农场桑园、蚕房实地调研。农场诉苦道“专家们,今年的蚕很难养啊,上半年洪灾,现在又总是出现浓病、不吐丝结茧的情况,损失惨重啊”。
专家现场为蚕农“把脉问诊”,详细了解合作社情况。
专家现场为蚕农“把脉问诊”,详细了解桑园的用肥和用药情况。陈永强分析到,现在是高温季节,蚕出现浓病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患病超过三分之一建议马上淘汰,以免造成桑叶的浪费和人工支出。在用肥上,千万不要用含“氯”元素的肥料,因为“氯”元素是长出来的桑树“又硬又黄”为利于蚕生长,建议用桑园有机肥适当添加尿素;在药方面,可以使用氯霉素溶液、灭菌灵、硫氰酸红霉素溶液、诺氟沙星溶液、蜕皮激素溶液、灭蚕蝇乳油等,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配对比例。
此次指导不仅让蚕户们感到受益匪浅,也进一步提高了蚕户们对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和动力。蚕户们表示,这次的专家指导为今后种桑养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
下一步,阳山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汇聚更多农业专家资源,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才聚才育才和服务人才作用,将驿站作为乡村振兴的起航点、振兴源,以更多元化、更精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推动人才服务乡村发展。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