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阳山县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按照《阳山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阳山县2023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我局通过召开党组会议、党员大会、干部职工会议等方式集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使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我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中。
(二)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我局党组、班子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组会议、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使法治建设工作与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宪法、民法典、党章、国家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我局法治建设。
(三)聚焦服务大局,推进法治阳山建设。
1.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及省、市、县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内容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全过程,统筹协调开展好综合行政执法下移工作,确保我县综合行政执法下移工作“放得下,接得住、接得好”。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按要求落地落实。
2.拓展行政复议体制成果,强化行政复议建设。共办理复议应诉案件121宗。其中,办理行政复议案件48宗,已结案39宗(包括2022年转结3宗),11宗审理中;办理县政府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18宗;参与办理行政应诉案件53宗(含上期转结),其中一审案件共28宗,二审案件18宗,再审案件6宗。积极协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县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23宗;为县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签订以及各类政府涉法事务提供法律意见229余件,确保了重大行政决策和推进依法行政的规范性、合法性,使政府和部门有效地防控了各类法律风险。
3.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创新拓展普法宣传平台。建成大崀镇松林村、七拱镇隔坑村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并投入使用。在全县167个村(社区)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全县在册“法律明白人”增至670人,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持续开展禁毒、防诈、扫黄打非、民法典、宪法等“法律六进”宣传教育活动40余场,派发宣传资料7800多份;通过县电视频道开设普法专栏《普法直通车》今年以来已播放19期;制作法治宣传情景剧、短视频4部,开展网上法律知识活动6期,有奖问答活动共4期,通过微信朋友圈、阳山融媒体等途径广泛转发进行宣传;在县政府门户网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各类法律法规,供社会各界人士普及法律知识;充分发挥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作用,更换公园内64面法治宣传灯箱案例。
4.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保稳定、促和谐”为主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992次,预防纠纷161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566宗,成功调解563宗,调处率100%,协议金额达982万元,其中律师参与调解案件82宗,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40宗。
5.落实安置帮教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全年衔接刑满释放人员310人,其中监所释放的刑满人员160人,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50人。安置率100%,帮教率100%,重新犯罪率为0%。
6.完成“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提升智慧矫正信息化水平。按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要求完成功能室建设和划分,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信息化核查,每月对社区矫正对象随机点名签到覆盖率达到100%,至2023年年底,全县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33人,没有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情况。
7.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职能,打通法律服务全覆盖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法律咨询2238人次,登记工作台账2102条,法治宣传680场,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2件,出具法律意见45条,协助调解矛盾纠纷60件,处理其他事务315件。
8.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全力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9件,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28人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23人次,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29人次,提供法律咨询183人次,开展法律援助法治宣传2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2800份。
9.实施“千所联千会”工程,组建“千所联千会”工作律师事务所库,县工商联及所属14家商协会共15个单位与6家律师事务所实现对接全覆盖。“千所联千会”与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32场次,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0.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大力支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派出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到县乡村振兴办跟班协助工作;与黎埠镇六古村委会结对帮扶,组织慰问困难群众15户,支持镇乡村振兴工作经费1万元。
二、工作亮点及成效
工作亮点:推行“智慧司法”线上办特色,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举措,利用“智慧司法”视频系统,以点带面覆盖学法普法、依法行政、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办理等各项司法行政业务,打破时空壁垒,实现线上办、快速办、优质办,提速便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工作成效:利用“智慧司法”视频系统,开展律师线上调解、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顾问线上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公证业务、社区矫正管理等工作,依托指挥中心连通市县镇村四级有关单位,将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高效送到村委会一级,用优化后的信息化空间换取更多的便民服务时间,不断提升全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系统开通以来,在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关心支持下,协调阳山县公证处与广州市南方公证处,线上为群众办理公证业务,开创了广东省内远程办理公证先例,解决了阳山县公证处暂时没有公证员、群众办理公证业务难的问题,至今办理公证业务553件,接受群众咨询2500多人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500多宗,其中律师线上参与调解的疑难复杂案件400多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4000多件,开展法治讲座600多场次,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线上法治教育2700多人次,开展执法业务培训7场次,指导、咨询解答41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我县实施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基层执法工作量随之增多,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对行政执法程序、适用法律、自由裁量权等执法业务不熟悉,易引发矛盾纠纷,导致行政复议案件增加。
(二)行政复议办案人员配备有待增加。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后,相应的人员编制没有随之划转至县人民政府复议机关,导致案件增多但办案人员配备不足。目前,现有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由县司法局法制股原有人员兼职。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当作首要政治任务,按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持续深入开展政治轮训,进一步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构建推进队伍教育整顿的常态机制,助力阳山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持续抓好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下移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我县综合行政执法下移工作“放得下,接得住、接得好”;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行政复议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智慧司法”视频系统,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组织开展好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工作,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化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矫正工作规范化运行。深入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机制,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系统、手机定位等设备,逐渐形成一套科学可行、行之有效、效果显著的管控模式和管控机制,并进一步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验收工作。
(五)加强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动辖区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和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深入开展“以案普法”活动。
(六)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断延伸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在全县167个村居法律援助站基础上完善服务网络,整合挂点村居法律顾问资源,为村居特困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同时积极解决我县公证员短缺问题。
阳山县司法局
2023年12月18日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