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财政信息 > 县级预决算
阳山县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报告
时间: 2015-06-30 00:00    来源:阳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 【字体:

 

 

 

 

阳山县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5年预算草案报告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财政发展改革工作不断推进,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888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49,46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07万元、上年结转支出49,787万元等,2014年县本级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247,350万元。

2014年县本级公共财政总支出完成181,00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80,500万元,上解支出507万元。

2014年县本级公共财政总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66,343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支出66,216万元,结转下年预算平衡120万元,县净结余7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各位代表,由于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需在办理决算后才能完整反映出来,故收支数均为预计数(下同),详细情况待上级财政部门批复我县总决算后再专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1.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4年,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88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收3,140万元,增长7.02%,完成年初预算47,433万元的 100.9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8,339万元,同比增收2,568万元,增长9.96%;非税收入完成19,549万元,同比增收572万元,增长3.01%。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40.82%,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有所提升。

2.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4年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0,500万元,同比增支 21,183万元,增长13.3%,完成年初预算110,774万元的 163%。主要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088万元,下降12.49%,主要原因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大厉行节约力度。

(2)公共安全支出7,588万元,增加7.91%。

(3)教育支出43,129万元,增长5.13%。

(4)科学技术支出759万元,增长2.71%。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46万元,下降11.95%,主要是减少非税收入安排的支出。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965万元,增长17.41%。

(7)医疗卫生支出29,512万元,增长30.24%。

(8)节能环保支出4,372万元,增长73.91%。增幅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省增加下达农村水电增容改造补助资金。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18万元,下降9.54%。

(10)农林水事务支出33,737万元,增长23.67%。

(11)交通运输支出6,296万元,增长241.25%。增幅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公路路面改造、水毁修复等增支。

综上所述,2014年县级支出结构体现了“保民生、保运转、保工资、促发展”的支出要求,成效凸显。主要表现为: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145,934万元,同比增支24,827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80.85%,同比提高4.83个百分点。维持政权运转的支出29,676万元,同比减支2,597万元,占比为16.44%,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

 (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47,816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支出收入23,518万元,当年收入7,79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500万元。支出方面,当年支出15,79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2,021万元。

(三)2014年县十件民生实事资金落实情况

2014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2,392.03万元,用于实施县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在全面完成全县10.5万户农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方面,财政拨付资金942万元;二是在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户籍人口全覆盖,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一卡通”和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方面,财政投入资金1,184万元;三是完成5.9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财政拨付资金4,021.61万元;四是推动公共服务下移,把网上办事大厅开通到镇村,实现县镇村联网办事,财政拨付资金96.6万元;五是建设3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点,财政拨付资金427.32万元;六是创建黎埠、阳城和江英3个省教育强镇;改造3所寄宿制学校,财政拨付资金3,382万元;七是实施乡镇卫生院“五个一”设备装备提升工程和完成40所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方面,财政拨付资金513.5万元;八是实施阳山S260线水口至杜步深坑段6.4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和完成70公里新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财政拨付资金492万元;九是完成韩愈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建设,财政拨付资金73万元;十是完成900户城东移民新村移民安置和69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任务,财政投入资金1,360万元。

(四)2014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1. 严征细管,科学聚财,收入规模稳定增长。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积极作为,狠抓财源建设和收入组织,实现了财政收入稳中有升。一是明确收入责任。及时将全年税收任务分解到位,定期对税收情况进行督查。依托税控联管平台,对收入常抓不懈,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加强税收监管。在切实掌握税收形势、及时把握税源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各行业的纳税评估管理,促进了挖潜增收。三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2014年,上级共下达我县各项补助收入165,968万元,同比增加18,998万元,增长12.93%,有效弥补了县级财力不足。

2.优化支出结构,关注民生,公共财政有力彰显。

一是关注“三农”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拨付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共755.12万元,其中:种粮直补资金39.66万元,良种补贴565.46万元,购置农机补贴150万元;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886.25万元,支持72个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拨付高标准农田建设4,153.69万元,拨付农业救灾资金1285万元,助推农业生产增效。二是关注民生民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拨付再就业资金798万元帮助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405元/人.月,支付五保供养资金1,366万元;发放新型农村养老待遇5,164万元,支付低保金2,342万元保障城乡低保群众的基本生活;拨付住房保障资金613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低收入群众的居住条件。三是关注社会事业,保障科教文卫协调发展。拨付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2,307.84万元,发放农村边远地区退休教师终身岗位津贴276万元;拨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资金4,279.95万元,发放各类助学金1,068.5万元;拨付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创建省教育强县工程资金3,382万元。县级配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1,887万元;全额补助五保户、低保户、农村独生子女、纯二女结扎户、优抚对象、重度残疾对象、孤儿共84,479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拨付资金共455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618人次,支付救助金217万元;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1,149万元,有效缓解了“就医难”问题。四是关注社会稳定,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各项资金337万元;拨付资金4,400万元支持镇村基层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建设,确保7个生态发展镇的平均正常运转经费在160万元以上,113个贫困村、8个社(居) 的办公经费均达到4万元;发放正常离任村干部补助248万元,并从12月起,按240元/月.人标准提高村干部补贴;筹措资金420万元,从10月起,公职人员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由原按应发工资总额的8%提高到12%,体现住房公积金的公平性,保障职工权益。

3.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与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达到省核定的目标。2014年,全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88,307万元,同比增支10,789万元,增长13.9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9%。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2,389元,增长11.76%。

二是不断完善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等相关精神,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全县“三公”经费支出3,513.29万元,比2013年减少793.4万元,同比下降18.4%。

三是不断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各项制度。2014年共进行货物类电子竞价项目1,033宗,采购预算金额1,674.9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509.3万元,节约率为9.89%;小额建设工程竞价采购项目75宗,采购预算金额1,940.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 1,744.2万元,节约率为10.11%。

4.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一是认真研究落实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对预算的决议及县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县人大代表在审议县级2014年预算草案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包括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基层社会事业和重点支出投入、建立全口径预决算制度等。县财政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梳理,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落实。一方面,按照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报送县人大审议。同时,调整完善《预算报告》及表格的编制工作,提高预算草案的可读性和易读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科学合理安排资金,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着力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三农”等民生和重点支出,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认真办理县人大及政协的建议和意见。2014年共承办县人大及政协会议代表、委员建议意见7件,建议所提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根据代表反馈情况,暂无不满意意见。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财政工作在困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税源结构单一,县级实际可支配财力小,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5年我县财政形势。

展望2015年,国内外环境仍然相当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县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正在经历阶段性调整,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县级财政收支面临不少减收增支因素。收入方面,支撑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税源不多,“营改增”扩围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将进一步影响财政增收,“稳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预计2015年税收收入难以实现较高增幅。支出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决策部署,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支出结构日益固化,增加了统筹安排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面对收入和支出的双重压力,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也要看到我县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主动权。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2015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合理编制 2015年预算。

(二)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编制 2015年县级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各项制度,切实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预算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编制县级财政收支预算的基本原则是:一是收入预算编制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向预期性,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二是支出预算编制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勤俭节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考虑本级支出和转移支付,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优先安排重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是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四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五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三)201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201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经济发展具体情况,预计2015年县本级财政总收入189,258万元。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240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31,173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10%;上级补助收入64,954万元;上年结转支出73,064万元(含政府性基金上年结转支出转列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6,720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列收列支以及上年结转支出等因素,县本级2015年实际可支配财力为70,074万元。

2. 201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财政支出预计

根据上述收入情况,支出相应安排189,25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167万元,预备费支出3.600万元,上解支出491万元。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支出为155,10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77%,同比提高2.81个百分点,体现了保民生、保公共服务、保重点支出的支出要求。

3. 2015年县本级部门预算草案

按照上级实施部门预算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实际,编制了县本级2015年部门预算草案。2015年县级部门预算由82个部门组成,列入部门预算的支出为53,067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34,256万元,公用经费2,986万元,专项支出3,50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12,317万元。

4.2015年预算草案在本次人代会批准前安排的支出

2015年1月安排支出主要是必须支付的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等支出3,947万元,以及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3,866万元,共7,813万元。

(四) 2015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预计2015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完成30,309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5,00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5,301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要求支出相应安排30,309万元。

(五) 2015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5年预计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1,970.91万元,其中:县属国有企业上缴利润1,259.02万元,参股企业上缴股利股息300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11.89万元。支出相应安排1,970.41万元,主要用于扶贫支出、村级公路硬底化、保障性住房县配套资金以及其他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结转下年支出0.5万元。

 (六) 2015年阳山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目前,社保基金是由市级进行统筹,县级还不能作为社保基金预算的编制主体,报县人代会审议。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201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1,873万元,支出42,593万元,收支结余9,280万元。

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 “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新《预算法》开始正式实施,做好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文章。 

(一)围绕“生财有道”,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找准县域经济与国家政策的契合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谋划、筛选、申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优惠政策支持,为我县经济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杠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抓好“营改增”改革扩面,大力支持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加快财源培植。全面落实县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措施,留住优质财源,培植后续财源,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二)围绕“聚财有方”,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收入的调度,力争均衡入库;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的征收和稽查,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与基金收入征管,推进非税收支预算规范化管理。二是全力推进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有效破解重点项目建设、“三农”发展资金瓶颈。三是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三)围绕“用财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硬化预算约束。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严控“三公”经费,保障重点支出资金需要,集中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和社会事业倾斜。二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以省、市、县“十件民生实事”为载体,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三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通过整合涉农资金等途径,确保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需要,着力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拓展、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围绕“理财有章”,不断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按照新预算法要求,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一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增强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流程,深入推进公务卡改革;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运用机制,逐步建立评价结果公示制度;积极稳妥做好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全面加强财政管理。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升镇村两级理财水平。加大对重大项目资金和民生资金,尤其是惠农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规范财经秩序。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本次会议做出的决议,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完成年度预算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阳山县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报告
时间:2015-06-30 00:00
来源:阳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