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五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19)
阳山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
——2014年3月3日在阳山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阳山县财政局局长 王 建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山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 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财政政策,大力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科学运作财政资金,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收支目标任务。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39,425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收43,953万元,增长22.49%,完成年初预算155,169万元的154.3%。其中: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748万元,基金预算收入7,56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0,997万元, 国债转贷收入211万元,上年结余45,902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支出42,186万元,基金结余3,593万元,结转下年预算平衡120万元,县净结余3万元)。县财政总支出171,309万元,同期比增支21,739万元,增长14.53%,完成年初预算109,390万元的156.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9,31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8,882万元,上解支出719万元, 国债转贷还本支出2,391万元。总收总支对比结余68,116万元(其中:结转下年省市专项追加支出46,409万元,专项基金结余21,584万元,结转预算平衡120万元,净结余3万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3年,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4,748万元,同比增收2,545万元,增长6.03%,完成年初预算44,316万元的100.9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771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8,977万元,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57.59%(具体收入项目详见附表一)。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3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9,317万元,同比增支24,029万元,增长17.76%,完成年初预算105,461万元的151.07%(具体支出项目详见附表二)。人均财政支出4,393元,比上年增长17.4%。
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重点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三)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5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28.47%,同期比减收3,607万元,下降32.28%,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6,324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4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593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为11,160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8,88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68.18%。主要用于:教育支出38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4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10万元,征地和拆迁补偿4,441万元,耕地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支出1,396万元等。政府性基金总收总支对比结转下年支出2,278万元。
各位代表,上述预算执行数据待省批复年终决算后可能有些变动, 届时将按规定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2013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年来,为了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完成,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着力推进增收节支,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一是坚持依法征管,着力挖潜增收,不断做大收入蛋糕。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细化征管,努力缓解因经济形势、政策性减收带来的压力,促进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二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加强对国家和省投资政策的学习研究,及早掌握国家和省里的资金投向,有针对性地筛选上报项目,有效提高项目、资金争取的成功率。同时,积极向上反映我县财政困难、民生工程等情况,争取上级进一步加大对我县的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生态保护支持力度。2013年,上级共下达我县补助收入140,997万元,比上年增加28,098万元,增长24.89%,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三是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民生支出保障有力。2013年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达到122,406万元,比上年(99,336万元)增支23,070万元,增长23.22%,增幅高出同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6个百分点,占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8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各项民生事业快速推进,民生质量显著提高。
2.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统筹发展。
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以落实民生实事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13年全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77,512万元,比去年(66,799万元)增支10,713万元,增长16.0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48.65%。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2,137元,比去年(1,847元)增支290元,增长15.69%。
一是做实经费保障,落实省、市和县十件民生实事工作。2013年,落实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生态工程建设等省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县级配套资金21,267万元。同时足额安排资金,强力推进县十件民生实事,其中:投入2,347万元建设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各乡镇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转运站以及自然村建设一个生活垃圾收集点,投入390万元完成39所村卫生站标准建设,投入651万元建设阳山国家地质公园,改善城镇群众生活环境;投入643万元解决84户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住房难问题等。
二是优先支持公共教育事业,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3年,教育支出41,024万元,增长19.1%。其中:拨付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1,156万元,核拨省补助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3,791万元,划拨困难家庭子女生活费488万元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伙食补助资金78万元,拨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共229万元,拨付职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资金241万元和发放国家助学金87万元,拨付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儿童受资助幼儿资助金31万元,拨付发放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专项资金32万元,安排校舍安全和创建省教育强县资金2,779万元,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2013年,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0,412万元,增长31.69%。其中:安排低保资金2,308万元,从1月起,城镇低保提高到242元/人.月,农村低保提高到109元/人.月,努力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五保供养标准从6月起提高至345元/人.月,支付五保供养资金1,285万元;支付再就业资金536万元,支持和保障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拨付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等各项奖励金342万元;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共支付养老待遇金4,421万元,惠及54,736人享受了养老待遇。
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支出22,659万元,增长20.48%。其中,安排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县配套资金1,804万元,全县45.45万人参加城乡医保;安排资金390万元,全额补助五保户、低保户、农村独生子女、纯二女结扎户、优抚对象、重度残疾对象、孤儿共8.7万人参加城乡医保;拨付152万元补助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享受医疗保障;城乡医疗救助990人次,支付救助金68万元;拨付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补助785万元,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强农惠农上下功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3年,农林水事务支出27,279万元,增长79.89%,支持农村农业改革发展,全力服务“三农”发展大局。
一是提高农民收入。拨付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共4,181万元,其中: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121万元,种粮直补资金216万元,良种补贴568万元,能繁母猪饲养补贴180万元,购置农机补贴81万元,涉农保险赔付15万元。
二是累计投入资金6,250万元,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巩固38个省级贫困村扶贫开发成果,进一步改善革命老区和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安排464万元,保障村级组织的基本经费和正常运转,安排320万元,分别在1月和12月按100元/月.人、130元/月.人标准提高村干部补贴。
三是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拨付高标准农田建设2,300万元,拨付农业救灾资金637万元,拨付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792.5万元,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认真做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财政投入200万元,设立“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担保基金,用于为本县农业企业和农户向合作银行申请免抵押和免保证金贷款提供担保。投入65万元投保了政府综合责任保险,在保险期间,凡属阳山县户籍的居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除外),由于自然灾害、特种传染病导致人身死亡或伤残,以及经县级以上政府认定的见义勇为行为导致人身死亡或伤残,可获得最高10万元的赔付额度和1万元医疗费用的赔偿。
4.着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实现政府采购业务“一站式”管理。本年度采购预算金额为6,360万元,实际采购资金为5,945万元,节约资金415万元、综合节支率6.52%。
二是着力强化财政监管。按照“收支并举、内外并行、监管并重、统筹兼顾”的财政监督原则,会同县审计、县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做好开展整治小金库,对创建教育强县专项资金等进行监督检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是加大对“三公”经费的管控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会议费、公务车辆运行费、公务接待等一般性支出。2013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达到省、市规定的控制目标。
四是做好工程项目投资预算审核工作。全年共编制工程预算15宗,合计金额8,422万元;审核工程预算154宗,送审金额共31,869万元,定案金额31,321万元,共核减548万元,核减率1.71%。
五是认真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全年住房公积金归集额为11,3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179万元,为336户干部职工解决部分购房奖金,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日益显现。
六是认真办理县人大及政协的建议和意见。2013年共承办县人大及政协会议代表、委员建议意见15件,建议所提问题已经解决15件。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增收乏力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可用财力增长缓慢,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同时,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市场化筹资机制不完善,对财政依赖度高,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通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4年预算草案
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运行也存在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经济复苏势头还相当脆弱,加上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和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的影响,将给我县财政收入增长带来较大压力。此外,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支出结构日益固化,增加了统筹安排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2014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合理编制 2014年预算。
(一)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根据省对编制 2014年预算的要求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今年我县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全面落实“稳定增长、促进转型、平衡收支、厉行节约、保障民生”各项政策措施,依法强化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投入,切实解决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热点民生问题;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2014年编制县级财政收支预算的基本原则是:一是收入预算编制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充分考虑政策调整因素,既要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又合理把握财政收入规模。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口径,合理编制非税收入,不能为追求财政收入增幅而增加安排非税收指标。二是支出预算编制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确保收支平衡。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继续编制全口径预算,在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的同时,逐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二)2014年县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县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2014年财政预算主要指标作如下安排:
2014年财政总收入拟安排114,775万元,包括: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47,433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44,748万元增加2,685万元,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28,864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25,771万元增加3,093万元,增长12%。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60.85%,同比提高3.26个百分点;2. 预计上级补助收入63,907万元;3.基金预算收入3,312万元;4.上年净结余123万元(具体收入项目详见附表三)。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14年财政总支出相应安排114,775万元,包括:1.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10,744万元;2.基金预算支出3,312万元;3.上解支出719万元(具体支出项目详见附表四)。
2014年,县级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安排的重点是:
1.一般公共服务安排13,51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
2.公共安全支出安排5,635万元。主要用于:深化平安阳山建设,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基层综治经费保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3.教育支出安排33,092万元。主要用于: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支持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发展;继续完善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4.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89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476万元。主要用于: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保障机制,支持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体育事业发展。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22,302万元。主要用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五保”、和重点优抚对象等补助政策,加大就业投入力度。
7.医疗卫生支出安排20,020万元。主要用于: 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8.节能环保支出安排472万元。主要用于:继续支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绿色发展。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安排1,561万元。主要用于:完善城镇配套基础设施,支持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8,963万元,主要用于:加大扶贫投入,推进“两不具备”下山移民安置和“双到”扶贫开发;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及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业防疫、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等应急能力建设等。
11.交通运输支出安排46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出行贵”问题。
12. 住房保障支出安排1,921万元。主要用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三)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4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3,312万元,与上年计划收入持平;支出相应安排3,312万元。
三、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为确保完成2014年预算任务,我们将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一)扶产业,壮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一是支持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扶持基础牢、成长性好、牵动力强、市场条件完备的小水电、矿产等产业,促进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是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既要编现在项目,又要编长远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和争取力度,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抓收入,强管理,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一是加强税收管理。积极跟踪国家税制改革动向,搞好预研预判;健全税收分析、征收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切实抓好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有效监控,努力挖潜增收。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大土地出让收益、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政府性基金等征管清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协调配合,注重均衡进度,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建机制,惠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更有效地惠及人民群众。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政策,确保财政教育投入达到目标比例。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努力解决好低保、五保、孤儿、医疗救助等底线民生问题;切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资金保障;积极筹措资金做好失业人员等相关群体就业扶持;努力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三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品种和扩大承保覆盖范围,促进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加大对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
(四)重节俭,控支出,为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腾出财力空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人民才能过好日子”的理财原则,以2013年压减支出后的规模为基础,继续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不仅包括广大群众关心的“三公经费”,还包括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和业务用房建设支出等,做到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同时,继续加大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政府投资项目跟进监督等工作力度,节约财政资金。
(五)促改革,提效益,全力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二是狠抓预算绩效管理,推动绩效目标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有机融合。三是建立完善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制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增量资金,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四是进一步强化监督制衡机制。主动接受人大、审计部门对财政预决算和财政支出的监督检查,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五是对专项资金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各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执行主体责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债务规模适中、风险可控。
各位代表,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们一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本次会议做出的决议、决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真抓实干,创新图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