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财政信息 > 县级预决算
阳山县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报告
时间: 2013-03-09 00:00    来源:阳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 【字体:

 

阳山县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3年预算草案报告

 

——2013年3月9日在阳山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阳山县财政局局长 王建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山县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的一年,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多重压力,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各项决议,狠抓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的平稳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县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批准2012年财政总收入年初预算为109,842万元。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同意调整预算为98,982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原一般预算收入,下同)由年初预算的51,673万元调整为40,813万元。财政总支出相应调整为98,982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原一般预算支出,下同)由年初预算106,004万元调整为95,144万元。执行结果,2012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89,471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收6,736万元,增长3.69%,完成调整后年初预算98,982万元的191.42%。其中: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203万元,基金预算收入11,17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6,898万元, 调入资金10,283万元,上年结余18,913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支出18,639万元,基金结余148万元,结转下年预算平衡120万元,县净结余6万元)。县财政总支出149,445万元,同期比减支14,377万元,下降8.8%,完成年初预算98,982万元的150.9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5,288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0,770万元,上解支出617万元, 转贷还本支出2,500万元, 增设预算周转金270万元。总收总支对比结余40,026万元(其中:结转下年省市专项追加39,903万元,结转预算平衡120万元,净结余3万元)。全年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2,203万元,同期比减收6,090万元, 下降12.61%,完成调整后年初预算40,813万元的103.41%。收入具体情况如下:

     1、税收收入24,050万元,同期比减收2,405万元,下降9.09%。其中:

    (1) 国税完成4,522万元,同期比减收381万元,下降7.77%。其中:增值税完成3,912万元,同期比减收526万元,下降11.85%;企业所得税594万元,同期比增收147万元,增长32.89%;城建税14万元;个人所得税2万元。

    (2) 地税收入19,528万元,同期比减收2,024万元,下降9.39%。其中:营业税4,763万元,同期比减收169万元,下降3.43%;企业所得税999万元,同期比增收222万元,增长28.57%;个人所得税809万元,同期比增收95万元,增长13.31%;资源税2,181万元,同期比减收1,015万元,下降31.76%;城市维护建设税1,153万元,同期比减收208万元,下降15.28%;房产税1,122万元,同期比增收238万元,增长26.92%;印花税208万元,同期比减收74万元,下降26.24%;城镇土地使用税2,002万元,同期比增收73万元,增长3.78%;土地增值税1,279万元,同期比增收251万元,增长24.42%;车船税完成265万元,同期比减收21万元,下降7.34%;耕地占用税2,487万元,同期比减收468万元,下降15.84%;契税2,260万元,同期比减收948万元,下降29.55%。

2、非税收入完成18,153万元,同期比减收3,685万元,下降16.87%。其中:罚没收入2,622万元,同期比增收1,215万元,增长86.35%;行政收费收入5,892万元,同期比增收829万元,增长16.37%;专款收入1,038万元,同期比减收279万元,下降21.18%;其他收入8,601万元,同期比减收5,450万元,下降38.79%。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5,2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6,702万元,增长5.21%,完成调整后年初预算95,144万元的142.19%。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711万元,同比增支1,220万元,增长5.19%。增支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公职人员津补贴水平。

2、公共安全支出7,697万元,同比增支1,104万元,增长16.75%。主要原因是增加公安办案经费700万元、“三打两建”工作经费200万元以及建设“平安阳山”项目资金150万元。

3、 教育支出34,446万元,同比增支2,474万元,增长7.74%。增支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提高教师津补贴水平;二是加大教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及中小学建设规范化投入。

4、科学技术支出641万元,同比增支45万元,增长7.55%。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32万元,同比增支406万元,增长55.92%,增支的主要原因是上级追加图书馆、博物馆建设补助资金222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500万元,同比减支3,559万元, 下降18.67%。减支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原在该科目反映的离退休人员工资分列相关科目核算减支4,824万元;二是今年对全县低保对象进行了入户排查,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及时按程序退出低保,城乡低保支出减支870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18,807万元,同比增支2,134万元,增长12.8%。增支的主要原因是上级增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1,800万元。

8、农林水事务支出15,164万元,同比增支1,270万元,增长9.14%。增支的主要原因是: 省支持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补助787万元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750万元。

9、住房保障支出2,625万元, 同比减支497万元。减支主要原因是根据省、市统一部署,2012 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比 2011 年减少。

10、交通运输支出5,494万元,同比增支4,305万元,增长362.07%。增支的主要原因是: 争取到省支持阳山大桥建设项目资金3,550万元,以及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等增支。

11、节能环保支出2,460万元,同比增支1,448万元,增长143.08%。主要原因是: 增加地方债券支出节能环保资金1,345万元。

12、其他支出1,411万元,同比减支2,087万元,下降59.66%。

各位代表,上述预算执行数据待省批复年终决算后可能有些变动, 届时将按规定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 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174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94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育林基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1,2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38.4%,同期比减收17,747万元,下降61.36%,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减少14,487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10,77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26.17%。其中:教育支出46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623万元,用于文化体育及其他公益事业支出301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292万元(主要是征地和拆迁补偿6,931万元,破产或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470万元,以及按规定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提取的教育、水利、廉租住房、农业土地开发等基金支出)。

(四)2012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年来,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财税部门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在困难中谋发展,在挑战中求突破,坚持增收节支和加强预算执行两大抓手,按照中央、省、市的财政管理要求,在确保各项财政收支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着力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增收节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⑴、依法加强收入征管。2012年,我县财政收入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受宏观调控、结构性减税、矿山整治、粤阳电厂关停等因素影响,导致相关税收大幅下降。为扭转收入劣势,财税部门结合实际,依法强化收入管理,积极组织收入。一是进一步完善抓收入情况分析制度,对收入形势及时跟进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解决;二是完善和落实抓收入的工作机制,采取收入情况通报和领导分片抓收入等工作措施,重心下移,工作前移,加大对重点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力度,大力挖潜增收;三是推进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确保非税收入足额收缴入库;四是着力提高收入质量。2012年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6.99%,较上年上升了2.21个百分点。

 ⑵、保障重点支出。一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2012年,在收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年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九方面的民生支出达到96,711万元,比上年(87,887万元)增支8,824万元,占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49%,比上年提高3.14个百分点;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厉行节支效果初显。2012年公务接待费用下降20%,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下降10%,其他项目支出零增长或略有下降,为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腾出财力空间,确保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坚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一是扩大投资需求。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交通、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投入17,308万元用于阳山大桥、图书馆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鼓励消费需求。落实家电下乡和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发放补贴资金311.3万元,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三是加大调结构力度。重点扶持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融资8,700万元整合县小水电资源;五是落实涉企、涉民税费减免政策。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落实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等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六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投入1,350万元,扶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七是县级财政投入“三打两建”专项资金551万元,市场经济秩序得到好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3、坚持系统保障,支持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⑴、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加大力度支持民生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全县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66,010万元,比去年同期(57,491万元)增支8,519万元,增长14.8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8.79%,比去年同期(44.71%)提高了4个百分点;二是做实经费保障,落实省、县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县级财政投入6,920万元,落实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价格惠民等省十件民生实事工作;投入5,020万元落实增加学前教育学位等县十件民生实事工作;三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投入878万元支持公租廉租房、“两不具备”移民搬迁安置点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贫困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四是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6月份起按每人每月200元、12月份按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全县公职人员津贴补贴标准,调动全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⑵、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是突出落实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农资综合直补和种稂直补资金3,318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564万元,能繁母猪补贴311.8万元,农机购机财政补贴269万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二是突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75万元,积极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小型灌区改造工程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三是突出支持农村综合改革。投入643万元建设县、镇、村三级社会综合服务网络,节省了群众办事成本和时间。同时,拨款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750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114万元,促进了农村公路、水利、垃圾处理等公益事业发展。四是突出支持扶贫开发。投入249万元,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加速发展;五是突出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县级财政投入 293万元,确保实现村(社区)干部补贴提高到人均每月不低于1,000元、贫困村(社区)办公经费补助不低于每年2万元的目标。

⑶、提升教育发展水平。2012年教育支出34,446万元,占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25.46%,比省、市下达我县目标任务(22.13%)高出3.33个百分点。一是及时拨付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2,845.38万元、困难家庭子女生活费500.29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28.82万元,并在年底兑现了3个学期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儿童资助金44.62万元,资助幼儿3,043人;二是按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940.42万元,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强镇创建工作。

⑷、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共核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73万元,继续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五保供养资金1,063万元,惠及2,722名农村困难群众;发放城镇低保对象元旦春节生活补贴521万元、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资金377万元;拨付302万元支持和保障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共拨付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等各项奖励金250.3万元,受惠对象4,846人;积极推进我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投入4,060万元开展相关改革。全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99,386人,完成省、市扩面指标任务的104%,做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⑸、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今年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45.18万人,拨付县配套资金1,717万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其中拨付265万元用于五保户、低保户、农村独生子女、纯二女户、优抚对象、残疾对象、孤儿共8.7万人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提高了城乡群众就医保障水平;拨付全县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和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资金1,014万元、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补助469万元、农村卫生站医生专项补助资金159万元,大力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坚持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⑴、实施财力薄弱镇(乡)补助政策,保障“财力下移”落到实处。2012年,县出台《阳山县财政激励和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我县区域协调发展。县财政拨付各乡镇正常运转经费5,234万元,平均每镇(乡)402万元,其中生态发展镇平均每镇(乡)238万元,确保了生态发展镇最低运作经费160万元以上的目标完成。

    ⑵、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快财政工作转型。一是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共开设授权支付账户85个,覆盖全县除乡镇外的预算单位。撤并财政专户15个,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二是进一步推进“公务卡”改革,共有32个预算单位办理公务卡680张,实行公务卡结算。三是在全面推行镇(乡) 财县管和村账镇代管工作基础上,全县13个乡镇167个村委会3,271村小组基本建立集体“三资”台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规范运转。

⑶、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日益明显。今年住房公积金归集额为11,092.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1%。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合计6,95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32%,住房公积金贷款8,189万元,不仅为314户职工解决部分住房资金,而且对我县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⑷、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全县政府采购预算金额为7,419.5万元,实际采购资金为6,891万元,节约资金支出528.5万元、综合节支率7.12%,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⑸、提升财政监督效果。组织开展城镇低保、地方公路、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资金的监督检查,较好地规范了财经秩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下山移民等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促进绩效评价与监督工作的有效结合。

⑹、做好工程投资预算审核工作。今年编制工程预算12宗,合计金额2,451.6万元;审核工程预算100宗,送审金额共12,726万元,定案金额11,985万元,共核减741万元,核减率5.8%。

⑺、认真办理人大及政协的建议和意见。2012年承办县人大及政协会议代表、委员建议意见2件,所提问题已经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充满艰辛、奋力拼搏的一年,更是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的一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收入总量小,人均财力低。财政收入总量只占全市的3.92%,人均财政支出(3,721元) 分别比连山、连南、连州少1,741元、2,199元和293元;二是财政调控能力有待提高。2012年我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2亿元,县可支配财力只有6.43亿元,属于基本财力缺口县,受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影响,能够统筹用于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十分有限;三是财政资金部门化问题仍然存在,财政供给范围过宽、包揽过多,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预算草案

(一)2013 年我县财政形势。

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预计 2013 年我县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财政收支将保持在稳定略有增长区间,同时减收增支因素并存。收入方面,2012 年以来工业、投资、企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的低位增长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将明显影响 2013年主体税种收入的增长;房地产调控和信贷紧缩政策对财税收入产生的冲击将继续显现;国家出台的结构性税费减免政策将进一步影响财政增收,财政收入难以实现较高增幅。支出方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等各项政策,保障“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交通、节能环保等重点支出,落实促进转型升级等各项战略部署,提高公职人员津补贴水平以及处理政府性债务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因此,2013年将是财政非常困难的一年,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抓好增收节支,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仍是财政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编制 2013 年县级财政收支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幸福美丽阳山”这个目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公共财政预算编制改革,将“稳增长、优结构、促规范、强监管、保民生、重节约、提绩效”和集中财力办大事贯穿于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始终,依法强化收入管理,积极组织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各项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编制县级财政收支预算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坚持应征尽收,加强收入征管。坚持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坚持厉行节约,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转型升级。坚持民生优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三农”工作。坚持先行先试,支持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坚持深化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坚持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2013 年县级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1.2013 年县级收入预算安排。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编制 2013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关于“收入预算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与 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适应”的要求,参考 2013 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4%的预期目标,2013 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按上年收入实绩增长5%安排(税收收入增长6%),预计为44,316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42,203万元增加2,113万元。其中:

   (1)、税收收入25,493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24,050万元增加1,443万元,增长6%。其中:国税4,760万元,比上年增加238万元,增长5.26%;地税20,733万元,比上年增加1,205万元,增长6.17%。

   (2)、非税收入18,823万元,比2012年实绩18,153万元增加670万元,增长3.69%。

2013年县级财政总收入拟安排109,390万元,其中: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3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1,639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3,312万元,上年结余123万元。

2 .2013 年县级支出预算安排。

根据2013年县级收入情况, 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拟安排105,461万元,比上年预算安排95,144万元(调整预算数,下同),增加10,317万元,增长11%。各项目支出安排如下: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271万元,比上年增加2,614万元,增长25%,主要是提高公职人员津补贴水平增支;公共安全支出5,290万元,比上年增加113万元,增长2%。

    (2)教育支出30,252万元,比上年增加2,747万元,增长10%。主要是提高教师津补贴水平以及农村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员,按照不低于人均每月 500 元的标准发放教师岗位津贴而增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57万元,比上年增支22万元, 增长5%;科学技术支出378万元,比上年增加33万元,增长10%,主要是加大农业新品示范推广、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3)医疗卫生支出18,917万元,比上年增加4,321万元,增长30%。主要是省新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支出4,908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22,169万元,比上年增加2,096万元,增长10%。主要原因:一是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增支1,500万元;二是提高五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次性抚恤补助标准增支。

(5)农林水事务支出8,749万元,比上年减少1,231万元,主要是上级专项资金同比减少2,05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52万元,比上年增加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1,430万元,比上年减少20万元。

(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060万元,比上年增加1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912万元,比上年增加1,008万元, 增长112%,主要原因是:原在其他支出科目反映的住房公积金列该科目核算。

(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粮油物资管理事务及储备事务等支出322万元,比上年减少262万元,下降45%;交通运输支出651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增长5%;其他支出151万元, 比上年减少1,168万元,下降89%,主要是原在该科目反映的住房公积金分列住房保障科目核算。

2013年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5,461万元,加上基金预算支出3,312万元,上解支出617万元, 财政总支出为109,390万元,比上年计划增加10,408万元,增长11%。

2013年财政总收入合计109,390万元,财政总支出合计109,390万元,总收总支对比,收支平衡。

(四) 2013 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按照财政部《2013 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规定,2013 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拟安排 3,31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按照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县本级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3,312万元。

三、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各项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是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够完成我县2013年的财政工作任务。

    1、围绕转型升级,提升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创新思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快推动矿产、旅游、新能源、水电4家政府平台公司实体化经营,全力支持绿色能源、矿产、文化旅游产业、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二是继续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促进园区和企业加快发展,夯实财源基础。三是加大城镇扩容提质支持力度,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2、围绕提质增量,加强财税收入征管。一是认真分析并科学、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抓收入的思路措施,争取主动权。二是继续落实财税部门联系沟通制度,完善和深化国地税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办税制度,做到应收尽收。三是进一步推进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进程,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四是坚持增加财政收入总量与优化收入结构并重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收入结构,增强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3、围绕民生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坚持小财政办好大民生,坚持有保有压,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4、围绕创新机制,继续深化财政改革管理。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绩效评价、财政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努力建设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管理创新体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分配、调度、拨付及使用等各环节监管,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跟踪检查力度,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5、围绕提高效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依法理财,确保队伍和资金“双安全”。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有力监督与支持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阳山作出积极贡献!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阳山县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报告
时间:2013-03-09 00:00
来源:阳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闭
返回顶端
微信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粤省事
粤省事二维码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

移动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