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平镇牢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f发展思想认识,着重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服务下沉等方面下功夫,夯实平安太平建设根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书写太平新“枫”景。
一、关口前移, “被动处理”变“上门服务”
太平镇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探头”作用,制定网格工作机制,规范网格员走访流程,明确把网格重心放在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服务管理上,不断压实工作责任,搭建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前沿哨所”,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往前端延伸,实现矛盾纠纷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到位,网格服务由“被动处理”向“上门服务”转变。
今年以来,太平镇网格员累计入户走访达500余户,排查出矛盾纠纷20余宗,均调解成功,此外通过“粤平安”云平台上报并办结事件4662宗,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力量整合, “单打独斗”变“协同作战”
太平镇紧密依托“1+6+N”基层治理体系,聚焦山林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纠纷类型,以平安法治办为衔接点,统筹协调平安法治办、司法所、太平派出所、农业农村办、自然资源所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部门资源,配齐配好综治中心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方案,密切衔接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站式解决的调解模式,做到共同发力、多元化解、联动处置,实现基层治理“协同作战”。2024年以来,太平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84宗,其中达成书面调解28宗,口头调解56宗,涉案金额累计231.08万元,有力促进了全镇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
“多亏了政府帮助我们,让我父亲拿到了他的辛苦血汗钱!”张某感激说到。2024年11月,张某到太平镇综治中心反映,其父亲张某某与罗某在2023年11月6日签订承包山林抚育协议,协议约定张某帮罗某抚育树苗,定好抚育费约15万元,但罗某在支付部分抚育费后剩余部分抚育费一直拖欠不支付,于是来到综治中心反映寻求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多次联系罗某到镇综治中心进行调解,但罗某均以各种原因推辞。于是,镇综治中心统筹派出所民警通过电话联系罗某,向其开展思想教育打击工作,解释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在民警耐心劝说下,罗某约定好在11月15日将剩余部分抚育费转给了张某,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三、宣传前倾,“事后解决”变“事前预防”
太平镇坚持宣传前倾、源头预防的原则,聚焦重点、精炼内容、创新形式,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设普法讲座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反诈、禁毒、扫黑除恶、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律知识,深入各村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不断做深做实普法工作,让法治文化深深扎根于民心,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壁垒,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太平镇蔚然成风。今年以来,太平镇普法队伍共开展“七进”活动17场,派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此外,普法队伍还以“话家常”“谈琐事”等方式,与群众谈话、交心,在交谈过程中了解群众生活上遇到的“愁点”“痛点”“难点”等问题,及时掌握各类动态信息及矛盾纠纷,了解民意,并为群众送上贴心建议以及合理的解决方式,使可能发生的一些小矛盾、小纠纷彻底化解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太平镇将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及化解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统筹多元调解力量资源,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丰富和拓展“枫桥经验”的内涵,全力维护辖区平安稳定,为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建设贡献出太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