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乐章中,司法所的安置帮教工作宛如一组细腻而温暖的和弦,用关怀与引导,帮助那些曾经迷失方向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坐标。每一次上门走访,都是一次希望的传递;每一次贴心交流,都为他们的新生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清晨的阳光洒在小镇的街巷,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小崔和小巢像往常一样,踏上了走访安置帮教对象的路途。今天要去看望的是刚刚刑满释放不久的阿华。阿华回到家乡后,在到司法所报到时曾坦言出狱后思想一时还未转变,对未来的生活既迷茫又担忧,这让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始终牵挂在心。
在村网格员老梁的带领下,一行人轻轻叩响阿华家的门,门开后,阿华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与感动。“阿华,最近过得怎么样?我们来看看你。” 小崔热情地打着招呼,一边走进屋内,目光留意着屋里的陈设,简单却整洁,这让几人微微放心。网格员老梁拉着阿华坐下,像朋友一样唠起了家常:“咱抛开过去,往前看,生活总得一步步来。要是遇上难事,可别一个人扛着。” 几句贴心话,让阿华原本紧绷的神情舒缓了些,他缓缓开口,诉说着近些日子的苦恼与不适。
小巢认真听完,递给他一份资料:“阿华,别灰心!我们这次来,就是帮助你更好地融入社会。县上的鞋厂最近都有在招人,我看你以前在监狱里也做过类似的活,这不正好对口嘛!你可以先工作,找点事情干,一是可以让你身体跟思维活跃起来更快与社会接轨,二是有经济来源了......在这个过程中,阿华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脸上渐渐有了自信的神色。
话题慢慢转到阿华的思想状况上,小崔轻声问道:“阿华,这阵子心里还踏实吧?有时候过去的事儿难免会在脑子里打转,要是有什么心结,就打开说一说。” 阿华沉默片刻,坦言偶尔还是会陷入自我怀疑,害怕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工作人员对此早有预料,他们拿出一些成功融入社会的案例,耐心地给阿华讲述,告诉他只要真心改过,用行动证明自己,大家都会接纳他。
离开阿华家时,冬日的阳光已经变得炽热。但小崔和小巢心里清楚,对于阿华来说,新生活的曙光才刚刚破晓。后续的日子里,司法所将持续跟进阿华的情况,教育其学法、懂法、守法,不再参与违法违纪活动;做好思想帮扶,鼓励其重拾信心,不要自暴自弃,今后积极回归社会。
每一次上门,每一次帮扶,都是司法所对 “浪子回头金不换” 最生动的诠释。在这个社会上,像阿华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深知,安置帮教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往后的工作中,阳山县司法局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教育感化、帮困扶助”的理念,通过强化信息核查、规范接收工作、落实帮教措施、开展走访排查、重树生活信心以及建立保障机制等措施的实施,助力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让他们也能成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一份子,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现象的发生,为夯实平安建设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